旁边的烤羊腿和烤羊肉串,他们部落也会做,可尝了一口华夏部落的,才发现差距——华夏部落的烤串带着盐的鲜味,肉汁饱满,而他们的烤串只有淡淡的肉香,甚至有些腥味。
“巫,这肉之所以这么好吃,是不是因为加了刚才的‘白霜’?”石老终于忍不住问。
巫笑着点头,拿起装着细盐的陶罐:“这叫细盐。它不仅能让食物变得美味,还能代替兽血,给我们补充身体需要的能量。各位也知道,兽血不是时时都有,可细盐,我们华夏部落能稳定制作。”
石老等人眼睛猛地一亮。他们部落为了获取兽血,常常要和猛兽搏斗,死伤不少。如果细盐真的能代替兽血,那对部落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还有这些陶锅、陶罐,”巫指着台上的陶器,“用它们煮东西,受热均匀,食物更易煮熟,还能储存粮食和水。柴刀、菜刀能让我们更轻松地获取食物,兽皮能让我们在冬天更暖和,犁能让我们开垦土地,种植庄稼……”
巫一一介绍着华夏部落的特产,石老等人听得心潮澎湃。他们看着眼前的美食,手里的筷子还沾着肉汁,嘴里还留着果酒的辛辣回甘,终于明白巫今日的用意——不是简单的做客,而是让他们看到华夏部落的强大,看到更美好的生活。
“巫,”石老放下筷子,神色郑重,“华夏部落的这些东西,我们青石部落,能换吗?”
巫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当然可以。”
石老见识了巫商品的魅力,和众族老眼神示意。他们发誓,一定要多多换取这些好东西。
吃好后,巫请众人用陶盆清水净手,教众人用使用香皂搓洗出泡沫。
众老洗手后,发现手上的油污全部不见了,还有一股清香味。
石老和众族老一一向巫道别,说明日早上安排交易。
巫送别石老后,坐在篝火旁,看着队员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盘算着明天的交易——只要顺利换到人,后面去其他小部落就容易多了。
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没散透,巫就带着阿青、小武往青石部落的栅栏门走。刚转过土坡,就见石老领着几个族老站在门口,身后黑压压挤着几百号人——青壮们瘦得颧骨凸起,兽皮破得遮不住胳膊,女人们怀里揣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眼神里满是怯生生的打量。
“巫,人都在这儿了,你们验验!”石老搓着手往前凑,眼神不自觉往巫身后的营地瞟,显然还惦记着那些铁器陶器。
巫走到人群前,随手拍了拍两个青壮的胳膊,虽瘦但筋骨结实,便开口问:“会打猎?还是会种地?”
左边那个青壮立马点头,声音有些发颤:“都……都会!跟着族长打过鹿,也种过粟米,就是去年冬天收成差,没粮了……”
巫又转向三个女人,目光落在年纪稍大的那个身上:“你们呢?会煮食?会采野果?”
女人攥紧了怀里的兽皮,小声应:“会的!我能把野麦煮得软烂,还能找到甜浆果,就是……就是没盐,煮出来不好吃。”
“放心,到了华夏部落,盐管够,还教你们做更好吃的。”巫笑了笑,转头问石老,“你要换的东西,想好了?”
石老赶紧点头,掰着手指头数:“100个饭碗,一罐盐,两把柴刀,两个陶锅,两个大陶盆,一个水缸,再要一块香皂!昨天说的匕首……我们暂时用不上,就先算了!”
巫心里略感惊讶,却也明白——青石部落人少,匕首这类武器不如锅碗瓢盆实用。他冲阿土招手:“把两个陶锅搬过来。”
阿土很快扛着两个带盖的陶锅过来,陶锅表面光滑,还带着窑火的余温。石老伸手摸了摸,眼睛都亮了。
“两个陶锅换20头山羊,按规矩折10个女人。”巫话音刚落,石老立马从人群里点了10个瘦弱的女人,推到巫面前:“这些都行!她们手脚利索,就是吃得少!”
巫让阿青先把人领到营地边上,又让阿土搬来100个陶碗,整整齐齐摆了一地。“100个陶碗,一头山羊换4个男人,一个男人换5个碗,算下来要20个男人。”
石老这次没犹豫,从青壮里挑了20个看起来最瘦的,推了过来:“这些人年轻,就是没力气,你们多给点吃的,很快就能干活!”
巫看了眼,虽面黄肌瘦,但眼神里有劲,便让阿青带去营地先喝粥。接着又搬出一罐盐,雪白的细盐在晨光里晃眼,石老和族老们都屏住了呼吸。
“一罐盐换20头山羊,要么10个女人,要么80个男人。”巫话音刚落,石老就跟族老们对视一眼,齐齐点头,又点了10个女人出来:“要女人!家里男人还能打猎,女人……女人多了也没粮养。”
后面的交易更顺了——两块香皂换16个十二三岁的小男人,石老觉得这些半大孩子吃得多长得慢,换得干脆;两个陶盆换4个瘦小男人,石老随手就指了人;一个大水缸换80个男人,石老看了眼人群,咬咬牙把最瘦弱的一批推了过来;两把柴刀换32个男人,石老更是没多犹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