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扬州
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扬州刺史的地位,在南梁时就能和成仙相比了。
但那时的扬州都只能算中等,它真正到达巅峰,还是在隋炀帝杨广大规模开凿京杭大运河之后。
因扬州独特的位置,在这条运河真正贯通之后,扬州成为了漕运枢纽和两淮盐业中心,它的繁荣这才更上一筹,甚至一度登顶,力压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在唐朝时甚至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即扬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
不过现在的扬州距离它的巅峰还有一段时间。
因为现在还是隋大业年间,坐在皇帝位置上的还是杨广,他还未死去,还没有炀皇帝的谥号。
而大运河的贯通才过去没多久,扬州还需要时间发展。
···
扬州确实在发展。
即便天下乱象已显,叛乱不断,扬州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发展的势头依旧不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皆因扬州城中坐镇了两大高手。
一者为‘推山手’石龙。
石龙武功高强,无论内功、外功,都位列天下一流。
只是这人一心修道,便是开了个武馆,也都是交由自己的徒弟打理,已经十来年没管过事了。
二者为‘锻造大师’常笙。
常笙本是扬州城内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被一农户收养长大,直到六岁那年,农户因无妄之灾死去,常笙也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本来这是扬州城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谁也不曾在意这个消失的孩子。
谁知六年之后,这孩子又再次出现在扬州城中。
常笙回来的那一夜,和该农户之死有关的一个世家、三个大户被灭门。
不说鸡犬不留吧,只能说蚯蚓都被翻出来竖着切成了两半。
扬州刺史震怒,下令围剿凶手。
然后这位刺史大人就被吊在了自家房梁上,那些高手护卫无人是常笙一合之敌。
此后,灭门之事无人敢提,而常笙也买下了一个铁匠铺,开始了他的打铁生涯。
心有余悸的刺史大人为了揭过误会,在常笙的铁匠铺上架第一把武器后,无视了其高价,派人买了回去。
本来嘛,刺史大人就只是找个借口送钱而已,谁知武器到手后,竟发现其质量出乎意料的好,他花掉的钱竟然不亏,还小赚了一点。
钱没送出去,刺史大人有点麻。
思索良久之后,刺史大人办了个宴会,向众人展示了一波从常笙那里买来的武器。
于是常笙锻造大师的名头不胫而走。
因为常笙向外放过话,不希望城中太乱。
所以官员、世家们为了不激起常笙凶残的一面,将扬州城中治理的出奇的好,就连扬州城外方圆五十里内的水匪、山贼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而外界也再无人敢觊觎扬州——
先不说扬州本身的守备力量就很强,就说石龙和常笙都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的,不是必杀的情况下,谁闲得没事去惹这种人,嫌自己命太长吗?
于是扬州就在这乱世中安稳了下来。
而常笙后来便一心打铁,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直到这一天···
常笙看着被扔进自家院子、晕着的女子,和随后两个翻墙进来、乞丐模样的少年,将手中的书放在桌上,脸上闪过一丝杀气。
“怎么,我才安稳了几年,就有人不怕我了吗?”
听到常笙的声音,刚落地的徐子陵和寇仲顿在了原地。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僵硬的扭头看向常笙,笑容满是苦涩。
“常~常先生,你没有出门啊。”×2
“呵~”常笙冷笑一声。“我出不出门,难道还要请示你们吗?”
“没有没有,常先生你误会了。”×2
徐子陵两人面上更苦了,连忙摇头表示没这回事,就自己的行为解释起来,心中却直呼‘吾命休矣’。
徐子陵和寇仲是这扬州城中有名的小偷,他们这种人消息灵通,那些人不能惹,他们很清楚。
常笙自然是不能惹的那个,且在榜单中名列前茅。
···
说来也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
因为常笙的缘故,扬州城这几年管的很严,作为小偷的徐子陵和寇仲日子不太好过。
今日午时,他们照旧在卖包子的贞嫂那里赊欠了几个包子填肚子,然后就去街上‘上班’,想要挣点‘生活费’。
中途遇见了个衣着讲究的老学究,就随手从他身上偷了一手。
这一偷,偷出事了。
他们本以为那老学究身上带着的是钱财,谁知却是天下第一奇书《长生诀》。
···
长生诀本来是在石龙手上,因年代久远,文字失传,上面的东西根本没几人看得懂,石龙到手后研究了三年都没研究出什么东西。
杨广因三征高句丽都被该国的大宗师傅采林以刺杀所阻,想要自保之力。加上年纪日大,对长生愈发的渴望,便让宇文化及寻找天下第一奇书长生诀,为自己续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