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忘生的继任大典结束的很快。
事实上,李忘生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是纯阳宫事实上的掌门了,如今举办这大典,无非是向江湖宣告一下,说明李忘生的正统性罢了。
当然了,其中也有借机维系正道感情,讨论一下各门派以后的发展之类的目的。
只不过如今藏剑山庄管事的是叶晖,这些麻烦的事情和常笙没什么关系,和常笙有关的是···
坏消息,叶英真成吕洞宾弟子了。
好消息,记名的,他不会留在纯阳宫。
在各门派经过几天的商讨,达成一系列PY交易后,叶英代替了常笙,和叶晖他们一起返回藏剑山庄。
而常笙则是留在了纯阳宫,和于睿一同沉浸在悟道的快乐之中。
不过常笙可不是吃软饭,蹭于睿的感悟。
于睿年岁浅,虽然能悟到东西,但悟得太多之后,就容易陷入一种‘感觉什么都挺好用的,可精力有限,我该选什么呢’的困境中。真就对应了那句‘少则得、多则惑’的至理名言。
而常笙有着数世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能帮于睿分析整理这些所得。
简单来说就是,于睿数据收集,常笙处理数据,共享状态下,谁也不吃亏。
于睿有时候也会很疑惑,觉得常笙的经历和知识,丰富得不像是个年轻人。
但她没在常笙的思绪中感觉到什么不对,最后只能摇摇头,将常笙归类为天赋点偏的天才。
得亏常笙不知道于睿的所想,不然非得狂冒几斤冷汗不可。
于睿之所以没察觉不对,是因为双修的时候,常笙一心只有处理数据,根本没空想其他的,于睿自然感觉不到。
而平日里,他们又不会保持双修状态,常笙的所思所想不会被于睿感知,这才让常笙逃过一劫。
不然的话,常笙怕不是要有大麻烦。
倒不是说不相信于睿,只是人性是赌不起的。
时间往往能改变一切,另类长生的诱惑,这世上有几个人能顶得住呢?特别是在寿命所剩无几,能够清晰感知到自己逐渐衰老的时候。
所以,于睿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常笙也不想和她反目成仇。
···
铸剑坊
常笙摩挲着铁块,看着眼前冰冷的锻造炉,心中甚是烦乱,眉头也紧紧的皱着。
过了许久之后,常笙眉头一舒,眼神坚定的点燃了炉火。
随着常笙展开阵法,炉中的温度也在加持下急剧上升。
待到温度适合,常笙将手上的铁块扔进炉中,受常笙操控微微浮在炭火上。
在极致的高温中,铁块很快就被融化做铁水,聚做一团。
常笙见状,打太极似的舞动起双手。
随着常笙的动作,铁水周围出现阴阳五行之气,开始淬炼铁水。
这一招他还是从叶英那里学的。
自从有了这个方法,别人要捶打一两个月的过程,常笙多花些心力和真气,一两个时辰就搞定了。
至于常笙为什么会比叶英多出两道气嘛。
叶英是专修四季剑法的。
这剑法虽名为四季,但核心却是五行,所以叶英才能借助阵法操纵五行之气。
而蕴含阴阳的日月剑法,叶英在治好了身体之后,就只是兼修来蕴养身体——他一心唯剑,没有对女色的需求,自然没有钻研日月剑法的动力。
常笙不同,他的基础内功什么都有,所有东西同时修行,主打的就一个全方位发展,努力成为圆形战士。
言归正传
在常笙提高了输出效率后,材料很快就淬炼完成。
在常笙的操控下,这淬炼完成的铁水在空中流淌,慢慢的变成弓的形状。
常笙闭上双眼,一边感受着弓的状态,一边借助真气调整,直到这把弓彻底凝固定形。
···
常笙之所以铸弓而不是铸剑,是因为他要杀一个人,一个很难杀、且不能让人联系到常笙自己的人。
前几日,长安传来消息,未来致使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因兵败被押送到了长安。
当然了,常笙不是要杀安禄山。
现在的安禄山还不是日后的那个三镇节度使、御史大夫,常笙想要杀他的话,只需要堵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干掉他做成马匪截杀就好了。
反正他是异族,没人会认真调查的,不用这么麻烦。
常笙要杀的是,天日之表、当朝皇帝——
李隆基。
有道是,见微知着。
帝辛年轻时也是难得的明主,只是后来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威望又太大没人能制衡他,这才变成了后期的商纣王。
李隆基的一生,其实和商纣王也差不多。
只是大唐的底子太厚,这才没让李隆基一次败光家业。
帝辛的转变是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的。而安禄山,就是李隆基的那双象牙筷子。
安禄山轻敌冒进,致使所部军队近乎全军覆没,犯这种错误,不管怎么看他都是要死的。
但李隆基居然以良将难得为名,无视了宰相张九龄的力谏,赦免了安禄山的罪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