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体现许仙白素贞的几世情缘请忽略故事的时间线!欢迎大家去看叶童赵雅芝版电视剧《帝女花》这一章我们概括这一世———————————————————
长平从智慧师太口中得知,喇嘛教秘宝《四十二章经》中,隐藏着关乎大清龙脉气运的惊天秘密。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盗取经书,以此为筹码,逼迫清廷以帝王之礼安葬她的父皇母后!这是她作为女儿,能为父母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她身为大明公主,最后的气节!这念头,带着孤注一掷的悲壮,亦隐隐透出白素贞为救许仙敢闯地府、水漫金山的决绝。
李清华(李清)得知她的计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公主,我陪你去。”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用生命践行的守护。
夜闯喇嘛教总坛,凶险万分。李清华武艺高强,长平虽只剩一臂,但智慧师太所授的机巧功夫与那份置之死地的狠劲,让她成为不可忽视的战力。两人配合默契,浴血奋战,最终杀死了武功高强的教主,夺得了那卷染血的《四十二章经》。那一刻,李清华看着长平眼中迸发出的、如同复仇女神般的光芒,心为之悸动,也为之剧痛。他知道,这光芒,终究不是为了他。
孝庄太后震怒!龙脉秘密关乎国本,岂容动摇!多尔衮奉命全力追查。周世显在王府中得知盗经者竟是长平,惊得魂飞魄散!清廷的雷霆手段他太清楚了!长平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虽不记得前世,但骨子深处对长平公主的爱与守护如同梦魇般再次攫住了他。他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求婉君带他面见太后。
太和殿上,周世显长跪于地,言辞恳切:“太后息怒!长平公主所求,非为复国,更非危害大清江山!她身为人女,所求者,不过是以天子之礼,安葬父母于十三陵!此乃人伦大孝!若太后能开恩应允,昭告天下,则汉人必感念太后仁德,归心朝廷!他抓住“孝道”与“民心”两点,试图在冰冷的政治中为长平撬开一线生机。
孝庄太后沉吟良久。周世显的话,戳中了这位精明统治者心中关于“治天下”的关键。她缓缓开口:“周世显,你说得有理。朕可以答应,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后。但前提是,你需亲自去劝长平公主,归还《四十二章经》!若她执迷不悟……休怪朕无情!”
周世显领命,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立刻动身寻找长平。然而,他刚在城外的山林中寻到她的踪迹,多尔衮率领的精锐追兵已如影随形般杀到!箭矢如雨!
“公主小心!”李清华厉喝一声,毫不犹豫地将长平护在身后,拔剑迎敌!他剑法凌厉,勇不可当,瞬间斩杀数名清兵。然而,就在他格开射向长平的一支冷箭时,另一支刁钻的劲矢,如同毒蛇般穿透了他的胸膛!
“李清!”长平失声惊呼!
李清华高大的身躯晃了晃,重重倒下,鲜血从口中汩汩涌出。长平扑过去,将他抱在怀里,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滚落。这个一直默默守护她、甚至为她付出生命的男人……
李清华望着她泪眼婆娑的脸,眼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深深的眷恋与释然。他用尽最后力气,断断续续地说:“公主……我……从见你……第一眼……在……宫里……就……”话语未尽,眼中的光芒已然熄灭,只留下唇边一丝若有若无的、满足的笑意。他终于说出了深埋心底的爱意,以生命为代价。这份沉重而纯粹的爱,如同投入长平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无尽的涟漪与哀痛。
周世显看着这一幕,心如刀割。他走上前,看着长平抱着李清华的尸身痛哭,声音嘶哑而沉重:“公主……跟我回去吧。我已求得太后懿旨,答应……以天子之礼,厚葬先帝与先皇后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与悲伤,为李清华,也为这无法逃脱的宿命轮回。
长平抬起泪眼,看着周世显,又看看怀中渐渐冰冷的李清华。家仇,国恨,守护者的牺牲,爱人的承诺……无数情绪在她胸中翻涌冲撞。最终,那份被天意熔炉淬炼过的、对父母至孝的执念,以及对周世显最后的一丝信任,压倒了所有的悲愤与不甘。她颤抖着手,将染血的《四十二章经》递给了周世显。这经书,浸透了李清华的血,也凝聚着她破碎的尊严与最后的希望。
清廷最终履行了承诺。崇祯帝与周皇后得以体面地安葬于思陵。尘埃落定,孝庄太后为了彰显“满汉一家”的仁政,也为安抚汉人士大夫之心,决定亲自为周世显与长平公主主持一场盛大的婚礼,重续十年前那被血光中断的姻缘。
长平公主府,铜镜前。长平看着镜中的自己。十年风霜,早已洗去了少女的娇憨。鬓角悄然生出了几缕刺目的华发,眼角的细纹刻着无法磨灭的沧桑。
镜中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满怀憧憬的待嫁公主。这重披嫁衣,更像是一场为政治而演的盛大闹剧,一场对他们破碎人生的无情嘲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