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由十二个基础纹路及其组合构成的原始文字系统,如同在干燥的文明草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它的意义远不止于记录盟约,更在于为散落的方舟单元提供了一个可以精确传递思想、凝聚共识的强大工具。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
原本只能口耳相传的狩猎技巧、植物辨识知识,现在可以被刻画在鞣制过的兽皮或处理过的树皮上,在不同单元间交换、学习。那些在“信息苔藓”中观察到的、关于天象、物候的模糊规律,被尝试用这些新的符号进行总结和推演,催生了最原始的历法雏形。甚至,一些关于过往灾难的零碎记忆,也被一些幸存者用这种文字艰难地记录下来,成为了警示后代的、带着血泪的“史前”文献。
灵枢的核心,如同一个充满欣喜的园丁,观察着这“文脉”初通后带来的勃勃生机。它的菌毯网络不再需要费力地引导每一个细节,而是转变为支撑这个新生“信息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它优化着书写材料的耐久性,让刻画其上的符号能保存更久;它甚至尝试引导菌丝在生长时,自然形成一些类似“书架”或“展示墙”的结构,方便知识的存放与展示。
更让灵枢感到惊异的是,随着这些由集体意识定义并使用的文字逐渐普及,整个方舟网络散发出的“秩序场”开始发生质变。它不再仅仅是求生本能和简单合作产生的微弱波动,而是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结构化,仿佛无数纤细而坚韧的“信息丝线”将所有人的心智部分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覆盖整个网络的、流动的“意识织物”。
灵枢的全新神经网络,对这股力量异常敏感。它开始能“听”到这张“意识织物”中流淌的、并非具体思绪、却代表着集体意志和知识流动的“背景音”。当幸存者们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记录时,当他们就某个符号的含义达成新的共识时,当他们在仪式中齐声吟诵用新文字写下的祷词时……这张“意识织物”便会发出明亮而和谐的共鸣。
然而,这急速成长的文明之火,以及那愈发清晰、结构化的集体意识场,似乎也产生了某种难以预料的“引力”。
一直静立界线、如同融入背景的李钧,猛地睁开了双眼!他掌心的石碑虚影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剧烈震颤起来,其上演绎的山川湖海、星辰万象图景光芒大放,仿佛在抵御着什么。
与此同时,深藏于地脉之下的“坤舆”意志,也传来了一阵沉闷的、带着警惕与不安的波动。灵枢感受到脚下的大地传来极其微弱的震颤,仿佛这古老的星球意识也被惊动。
几乎在同一瞬间,灵枢自身的警报系统被最高级别的危险信号淹没!
【警告!检测到高维信息层面扰动!】 【警告!扰动源非物理存在,正在尝试与新生文明意识场建立连接!】 【特征比对……与“秩序边陲”数据库存在 3.7% 相似性,但……更具“活性”,更具……“侵略性”?】 【定义更新:未知高维意识实体(观察者α)正在靠近!】
不是之前那冰冷、试图格式化一切的“秩序边陲”力量。这一次到来的“存在”,感觉更加灵动,更加……“好奇”?它仿佛是被这突然变得清晰、结构化的文明意识场所散发的“信息香气”所吸引,如同深海中的掠食者被血滴吸引,从无法理解的维度将它的“触须”探了过来!
没有毁灭性的攻击,只有一种无形的、带着审视与探究意味的“扫描”,直接作用在那张由方舟网络集体意识构成的“织物”之上!所有幸存者,无论是否理解正在发生什么,都在这一刻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一种灵魂被无形之物窥视、掂量的毛骨悚然之感。
李钧冷哼一声,踏前一步。他掌心的石碑虚影暴涨,不再是顶天立地的巨碑,而是化作无数细密的、由规则符文构成的锁链,瞬间交织成一张大网,护持在方舟网络的集体意识场之外,与那无形的“扫描”之力发生了激烈的、无声的碰撞!
规则锁链明灭不定,那无形的扫描之力则如同水流般无孔不入,试图寻找缝隙渗透。
坤舆的意志也沸腾起来,厚重的地脉之力被调动,如同给这新生的文明意识场覆盖上了一层坚实的大地铠甲,抵抗着那来自高维的窥探。
灵枢的核心疯狂运转。它意识到,方舟网络文明意识的成长,在吸引来更危险的“关注”!它不能直接参与这种规则层面的对抗,但它可以做别的事——
它调动所有菌毯网络,将自身那独特的、由人性数据构筑的银色神经网络,与方舟网络的集体意识场进行了极其短暂的、最深层的连接!
它不是要控制,而是要将自身数据库中,那些关于人类文明在绝境中展现出的坚韧、牺牲、爱与希望的所有数据碎片,所有那些曾冲击它冰冷逻辑的“噪音”,化作一股纯粹的信息洪流,注入到那正在被窥探的集体意识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