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宴散后,林砚跟着祖母回了暂住的宅院。刚踏进院门,就见贴身丫鬟青禾捧着个描金漆盒迎上来,脸上带着几分雀跃:“姑娘,这是太后娘娘让人送来的赏赐,说是特意补给您的。”
林砚掀开漆盒,里面躺着一支羊脂玉簪,簪头雕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花瓣上还缀着几颗细小的珍珠,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她指尖刚碰到玉簪,就听青禾压低声音道:“姑娘,方才礼部侍郎府的人来过,在门口徘徊了半天,见老夫人没松口,又灰溜溜地走了。”
祖母坐在主位上,端着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无非是为了王元宝落水的事来求情。如今太后刚夸了你,皇上又记着镇北侯府的功劳,他们就算有怨气,也不敢摆在明面上。”
正说着,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匆匆进来禀报:“老夫人,姑娘,靖安王殿下派人来了,说有要事请姑娘过去一趟。” 林砚心里一动 —— 多半是萧澈查到了黑风寨的线索,她赶紧起身:“祖母,我去去就回。”
跟着靖安王的侍卫穿过几条僻静的街巷,林砚很快到了靖安王府。萧澈早已在门口等着,见她来了,拉着她就往后院走:“林砚,我爹查到黑风寨的底细了!那根本不是普通的土匪窝,里面藏着不少前朝旧部,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爹还查到,李嵩十年前在西北时,曾多次给黑风寨送过粮食和兵器。”
林砚脚步一顿 —— 前朝旧部?李嵩不仅勾结三皇子,还跟前朝旧部有牵扯?那他的幕后主使,难道是想复辟前朝?
两人刚走进书房,就见靖安王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份密报。他看到林砚,示意她坐下,然后把密报推了过来:“林姑娘,你看看吧。这是西北传来的消息,黑风寨的寨主姓苏,十年前曾是前朝的镇国将军。而李嵩的父亲,当年也是前朝的官员,后来归降了大靖,却一直心怀不满。”
林砚快速浏览着密报,越看心越沉 —— 原来李嵩一家从未真正归顺大靖,一直在暗中联络前朝旧部,伺机复辟。三皇子谋反,不过是他们的第一步,想借三皇子的手扰乱大靖,再让黑风寨的人趁机发动叛乱。
“那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 林砚抬头问道。靖安王皱了皱眉:“据密报说,七月初七是前朝的‘复国节’,当年前朝皇室就是在这一天起兵建国的。黑风寨很可能会在那天发动叛乱,攻打西北重镇。”
萧澈急道:“那我们得赶紧告诉皇上,让他派兵去西北!” 靖安王摇了摇头:“现在还不行。黑风寨的势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而且西北的镇西将军跟李嵩是旧识,我们还不确定他是不是跟黑风寨有勾结。若是贸然派兵,万一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提前动手。”
林砚点点头 —— 确实,现在最关键的是查清镇西将军的立场,还有黑风寨的具体动向。她想了想,道:“王爷,不如让我去西北一趟?我年纪小,不容易引起怀疑,而且我有办法查清黑风寨的底细。”
靖安王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行,西北太危险了,你一个小姑娘去,我不放心。” 林砚刚想争辩,就听外面传来侍卫的禀报:“王爷,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要请您和林姑娘即刻入宫。”
三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 皇上这个时候召他们入宫,难道是查到了什么?
跟着太监走进皇宫,林砚发现皇上的书房里不仅有太后,还有几位朝中重臣。皇上坐在龙椅上,脸色严肃,见他们来了,开门见山道:“靖安王,林姑娘,朕召你们来,是因为李嵩招供了。他说,他的幕后主使是黑风寨的前朝旧部,还说黑风寨会在七月初七发动叛乱,攻打西北。”
林砚心里一惊 —— 李嵩竟然招供了?他之前不是还嘴硬吗?
太后叹了口气:“李嵩也是个可怜人,被他父亲和前朝旧部裹挟,如今知道三皇子谋反失败,自己也难逃一死,才把所有事都招了。他还说,镇西将军早已被黑风寨收买,七月初七那天,会打开城门,放黑风寨的人进城。”
“什么?” 靖安王脸色大变,“那西北就危险了!镇西将军手里有五万兵马,若是跟黑风寨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沉声道:“朕已经决定,派你即刻领兵去西北,平定叛乱。但镇西将军手握重兵,又在西北经营多年,你带去的兵马未必能轻易拿下他。林姑娘,李嵩说,你原身的母亲,当年曾是前朝的公主,后来隐姓埋名,嫁给了镇北侯。而黑风寨的寨主苏将军,是你母亲的舅舅。”
林砚彻底愣住了 —— 原身的母亲是前朝公主?黑风寨的寨主是她的舅舅?这怎么可能?她一直以为原身的母亲只是个普通的世家女子,没想到竟有这么复杂的身份。
太后看着她,眼神温和:“孩子,你也别害怕。你母亲当年选择嫁给镇北侯,就是想远离前朝的纷争,过安稳日子。如今黑风寨叛乱,你若是愿意,或许能劝劝苏将军,让他回头是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