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就这样算了吗?”
“是啊?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董事长,我觉得你有点过于仁慈了!最起码,也要把他们的家人送进去吧!”
马龙将三位犯事的海字头社团龙头送进监狱后,其他海字头社团的龙头顿时就对马龙顺从起来。
在马龙的要求下,大家一致称呼马龙为董事长,而不是龙头,或者是大亨、先生这种混江湖的尊称。
由此也说明,诸多海字头社团在马龙的带领下,正式迈上了正规化道路。
从以往从事黑道业务为主,转变为以白道生意为主。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在短时间内,他们的习性,思考事情的方式,依旧不能转变过来。
在对待此次内鬼挖坑,损公肥私的事件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马龙过于妇人之仁,不应该仅仅是将那三位自作聪明的老糊涂蛋,送进监狱里。
而是劝马龙下手更狠一点,直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你们的想法太极端了。
好歹都是沪圈老乡,又都是清帮出身的。
难道以后你们犯事了,也希望我下手狠一点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即便不为你们考虑,也要为未来一不小心犯错的兄弟们考虑不是?
而且,这是第一次,不教而诛是为虐!
我希望,大家能够以此警醒自己,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如果下一次,我再听到这种事情,甚至是跟过分的事情,或许我也会做的极端一些。”
马龙警告身边人,以此言语对他们进行敲打。
很多时候,坏人的处心积虑,远不如蠢人的灵机一动。
马龙跟这批人做生意,他们一旦犯事,引火烧身,到时候也有可能将火烧到马龙身上。
有些事情很清楚,他们找上马龙,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要借着马龙太平绅士的身份,为他们扩大地盘和生意,保驾护航。
马龙虽然是跟他们做生意的,但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
如果他们还想要从事黑道业务,到时候就有可能打着马龙的名头做坏事。
为了避免被他们连累,马龙必须提前警告他们。
坑马龙的钱的人,被马龙送进去了。
若是坏马龙的事,打着马龙的名头为非作歹,到时候又会有什么下场呢?
众人闻此,立刻思考起马龙的用意。
到底是以温和的手段,安抚刚刚归附的海字头众多社团龙头?
还是借此吓唬众人,让大家老实一点。
此时,马龙却又继续道:“时代已经不同了,打打杀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大家开始做正经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头脑。
有些生意只能由一家来做。
那么找外援,下狠手,将直接竞争对手解决掉……
只要手段干净一点,警队找不出是我们派人干的证据。
到时候竞争对手又不复存在,没人跟我们抢生意。
那么,直接铲除竞争对手的办法,也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
马龙说完这些话,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一下身边人的表情。
众人见马龙将目光扫过来,不是低头,就是勉强笑了笑。
众人的表现马龙尽收眼底,这便继续说道:“可大多数生意,不止是一家在做。
而是由许多家一起竞争,一起联手、协作进行。
这种时候,就要讲究和气生财,讲究联纵合横,拉拢一批竞争对手,跟另外一批人竞争。
有些时候,找不到盟友,那就看这生意是否一定要做。
涉及到公司核心业务,公司不做这笔生意就活不下去。
那没办法,只能跟人争到底。
这种时候,就要讲究钞票够不够多,人脉够不够广!
对方的钞票比我们多,人脉比我们强,那就再想其他办法,或者是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
我们穿西装,走白道,做正经生意,但也不要把根子忘掉。
但大多时候,我们是正人君子,我们是守规矩的!明白了吗?”
海字头社团本身的地盘并不大,如今人多势众,倒是可以跟其他社团抢地盘,但这在马龙看来根本没多大必要。
抢地盘,收保护费能值几个钱?
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办些酒吧、饭店、娱乐场所,不比打下一条街强得多?
再过几年,跟内地做转口贸易,根本不用跟人争,而是有多的做不完的生意。
至于现在,先做些房地产、建筑、物业、餐饮、娱乐、码头、渔业、运输的生意,消化南越难民带来的财富,已经够海字头社团忙活好几年了。
而对于接下来几个月,源源不断到来的南越华人,马龙也希望他们的手段能够温和一些,而不是一味的欺凌弱小。
顾客是上帝,马龙准备从他们身上赚钱,就得好好拿出服务态度。
而不像过去,社团恃强凌弱,通过暴力从街面上的小商小贩身上,搜刮民脂民膏。
话说回来,经过马龙的一番教育,海字头社团的各位龙头,不再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意气风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