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脉花幼苗长到半尺高时,石敢当用通脉藤的侧枝给它编了个小摇篮,摇篮外裹着浸过星核液的麻布,能在运输中保持灵气不散。“今天就送它去东海,”少年蹲在苗旁,用手指轻点叶片,“到了观潮台要听话,好好帮着守堤岸,别总想着偷懒。”
幼苗的叶片轻轻颤动,脉语里带着委屈的“嗡嗡”声,像是在说“我才不偷懒”。水灵儿笑着往摇篮里塞了把地脉花粉末:“这是给你的干粮,路上饿了就吃点,到了地方记得传讯回来报平安。”
陈默站在通脉藤的东海分支前,看着石敢当将摇篮固定在光带上。光带立刻泛起柔和的金光,像给新苗铺了条金色的路:“星核说会一路护着它,让观潮台的地脉提前准备好‘新家’。”
摇篮顺着光带缓缓移动,石敢当和水灵儿跟着跑了几步,直到摇篮消失在藤网的拐角处。少年突然挠挠头:“有点舍不得,跟送自家孩子出门似的。”
“它会回来的,”水灵儿指着光带中闪烁的星纹,“等秋天结果了,就会把种子送回来,到时候咱们又能种出新苗。”
苏清月端着刚熬好的“壮脉汤”走来,汤里飘着九阁的灵草:“白长老说,新苗远行是好事,说明脉网能自己‘繁衍’了。你看这汤里的波纹,像不像新苗在光带里跑的样子?”
汤碗里的涟漪确实顺着一个方向流动,与通脉藤的走向完全一致。石敢当喝了一大口,突然拍了下大腿:“我知道了!咱们可以用壮脉汤泡种子,让新苗长得更快,就能早点去更多地方!”
疯和尚扛着个新做的“育苗架”从外面回来,架子上摆满了装着种子的陶罐,每个罐口都贴着脉语符:“这是九阁送来的新种子,南岭的望岳草、北境的雪脉草、悬空寺的菩提子……都等着咱们帮忙育苗呢!”
阿木则在架子旁布下“传脉阵”,阵纹与通脉藤的光带相连:“这样育出的新苗,天生就带着脉网的印记,不用教就知道怎么跟地脉沟通。你看这颗菩提子,刚泡进汤里就开始发芽,比自然生长快三倍!”
三日后,观潮台传来讯息,唤脉花幼苗顺利抵达,正扎根在堤岸的地脉节点旁,叶片上的星纹与观潮台的脉语完美共鸣,还帮着赶跑了几只啃食堤岸的海虫。光带中浮现出新苗的影像,叶片比出发时舒展了不少,正对着镜头“晃了晃”,像在挥手打招呼。
“它长壮了!”水灵儿激动地指着影像,“脉语里说‘观潮台的浪声很好听’,还说要跟那边的地脉学唱渔歌。”
石敢当立刻往育苗架的陶罐里又加了勺壮脉汤:“加紧育苗!下一批送焚天谷,让新苗跟那边的地脉学学怎么控火,以后火山要是闹腾,就能提前报信了!”
守脉亭的风铃在春风中轻响,与育苗架上种子发芽的“沙沙”声、通脉藤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像首关于成长与远行的歌。陈默望着架子上那些破土的新芽,忽然觉得这脉网就像一棵大树,总坛是根,通脉藤是枝干,新苗是枝叶,而九阁的地脉,就是滋养这棵树的土壤。
灰棱趴在育苗架下,守着那罐菩提子,时不时用鼻子嗅嗅,像是在催它快点发芽。小家伙额间的星屑与阵纹的光芒交融,给新苗镀上了层淡淡的金光。
属于新苗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当它们顺着脉网走到九州的每个角落,当每个地脉节点都有自己的“守护者”,这片土地的生机,定会像这春天的草木一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脉网在伸延,新苗在成长,而守护的故事,也在这不断的远行中,写下更辽阔的篇章。
喜欢骨戒:剩余寿命730天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骨戒:剩余寿命730天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