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脉星祭”还有三日,总坛的通脉藤已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藤身的光带日夜流转,九阁的地脉影像在其中交替闪现:雪域的冰镜反射着星辉,观潮台的渔火与星子连成一片,焚天谷的岩浆里浮出星状的气泡……
石敢当正用特制的星纹布擦拭镇星石,裂开的纹路中渗出的金色液体愈发浓稠,在布面上晕出星星点点的光斑:“阿木前辈说,星祭当天,这些液体能顺着通脉藤流到九阁,给每个地脉节点镀上星膜,就像穿了层铠甲。”
水灵儿则在莲池边练习“唤脉诀”——这是星核觉醒后教给她的新口诀,能通过通脉藤调动九阁的地脉灵气。她指尖划过水面,莲池的倒影中立刻浮现出九阁守脉人的身影,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准备:擦拭信物、修补阵纹、净化地脉泉。
“悬空寺的老僧在给菩提子开光,”水灵儿轻声道,“静心庵的老尼在梅树下打坐,说要借禅定之力稳固星核。”
陈默站在观星台,陨骨与镇星石的光芒遥相呼应。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九阁的地脉正随着星核的脉动调整频率,像无数个琴弦被调成同一个音,只待星祭之时,共同奏响一曲天地和鸣。
苏清月捧着件新做的星纹衣走来,衣料上绣着通脉藤的纹路和九阁的星象:“这是用九阁的灵草纤维织的,星祭时穿在身上,能更好地与星核共鸣。白长老说,当年玄山公主持星祭时,也穿过类似的衣袍。”
疯和尚扛着一捆“聚星木”从库房出来,木头截面上的年轮泛着星光:“这是从听风阁的古树上砍的,点燃后能引星力落地,比上次用的松枝管用十倍。”他把木头堆在守脉亭周围,像搭了个小小的星坛。
星祭前一日,九阁的守脉人通过通脉藤传来了信物:雪域的冰魄、东海的珍珠、南岭的望岳花种……石敢当和水灵儿将这些信物一一摆在镇星石周围,形成一个微型的九阁阵。信物与星核相触的瞬间,通脉藤的光带突然爆发出彩虹般的光芒,将总坛的夜空染得五彩斑斓。
“它们在认亲呢。”疯和尚咂了口酒,指着光芒中飞舞的光屑,“你看那冰魄的光往雪域跑,珍珠的光往东海窜,跟回家似的。”
深夜,承脉苗的叶片突然集体指向星空,最顶端的新叶弯成一个小小的弧度,像在鞠躬。水灵儿立刻通过通脉藤感应,原来北境的雪脉草遭遇了罕见的“寒煞”,星核正调动其他八阁的地脉灵气支援。
“我去帮忙!”石敢当抓起工兵铲就想往藤网跑。
“不用动,”陈默按住他的肩膀,指着通脉藤的光带,“你看,九阁的灵气正顺着藤条往北境涌,星核比我们更懂怎么调配力量。”
果然,不过半个时辰,光带中的北境影像就恢复了正常,雪脉草的叶片上结着层薄薄的星膜,在月光下闪着光。水灵儿的印记传来北境守脉人的感谢:“寒煞已除,星膜护住了根须,多谢总坛的星核相助。”
守脉亭的风铃在星夜中轻响,镇星石的心跳声与九阁的地脉脉动渐渐合一。陈默望着通脉藤织成的光网,忽然觉得这张网就像大地的神经,星核是大脑,而他们守脉人,就是传递讯息的神经元,共同维系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灰棱趴在星坛旁,守着那捆聚星木,额间的星屑与镇星石的光芒交融,像颗小小的守脉星。石敢当和水灵儿并肩坐在藤架下,看着光带中九阁的灯火,心中充满了期待。
明天,就是星祭了。属于九阁、属于地脉、属于所有守脉人的盛典,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张连接着万脉的星网,也将在星辉的照耀下,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喜欢骨戒:剩余寿命730天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骨戒:剩余寿命730天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