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文武双全、雄才伟略、深谋远虑、知人善任,乃是未来大明的一代圣主,必定会让我大明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威震四海、万国来朝,太祖高皇帝的嫡系血脉中,无人能比也无人敢比,必能开创大明盛世!”
“铁铉、盛庸之辈何足道也,他们不过就是上苍对王爷的磨砺而已,说起来,他们也是大明的臣子,只是愚忠于建文皇帝,没有机会接触王爷,自然看不到王爷才是真正的大明君王气象!”
“在大明,因太祖高皇帝遗诏而反对我们的文官武将,那是多如牛毛!他们阻挡天道的行为,必然会在将来受到惩戒,要杀,一刀杀掉即可,他们也是罪有应得,为何要行此卑劣之举?”
“圣主临朝,自然人心聚拢,时间一长,自然人心所向,还为奴为妓,犯官家眷,充军边塞或者发配辽东垦荒,已经能达到目的,何必如此羞辱?将来天下人如何看待大明的皇帝?史书如何记录大明的皇帝?”
“这样的行为,只会使所有人和王爷离心离德,阻塞了朝廷的言路,人人自危不敢进言,这是给王爷的盛世之治,暗暗制造了隐患!似你这等奸佞小人,竟然敢妖言蛊惑,着实该杀!”林潇宸厉声说道。
身为搞情报的大行家,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打了纪纲,朱棣心里必然不怎么满意,但是林潇宸利用这番话,把朱棣抬得太高了,芥蒂自然也就无影无踪。
没看到朱棣的嘴角,笑意绷着脸都掩饰不住,估计是在幻想将来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如何临朝听政、治理国家。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行为,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必须要做!
林潇宸不能眼睁睁看着建文朝的文官武将,遭受纪纲的大肆屠戮,行动的基础,就是朱棣好名声好面子的弱点。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继承帝位,这叫做顺位继承,朱棣做皇帝,就是造反抢夺帝位,违背了朱元璋的遗命,这是忤逆先帝,成为朱家的罪人和不孝子孙。
忤逆不孝这是封建社会相当重的罪名,为了弥补这个最大的痛点,朱棣的心愿就是要成为大明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后,最为英明神武的皇帝,留给后世子孙一个强盛的帝国,文治武功备受赞誉,有这样的一点成绩,死后还能到地下见列祖列宗。
林潇宸也给他点的明明白白,你对建文朝的旧臣如此狠毒,恐怕在场的燕军诸人,也是心里自危,一人犯事,全家跟着被砍头被流放,这倒是封建社会的常例,可妻女被贬为官妓,即便在太祖时期也没有如此,大家心里是不能接受的。M.cascoo.net
“纪纲,你给俺立刻滚出大帐,下不为例,以后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切记不得妄言,否则必然严惩不贷!”朱棣把纪纲直接撵走了。
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下属,他还真不舍得现在杀了,关键看怎么用,大不了以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发挥完价值之后,一句话就能让纪纲下地狱,多大点事。
“大将军的意思是,朝廷大军会紧接着对我们发动第二次进攻?”张玉转移话题问道。
林潇宸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场的人无比钦佩,既然他明天就要离开,当然得先问问他的分析和判断。
“这是必然的事情,盛庸和平安汇合后,肯定要以真定作为据点,逐步向北平方向推进,河间府必然是前锋要地,而朝廷可用的兵力远在我们之上,绝不可有半点轻视。”
“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越过德州,谋取真定是上上策,如果越过真定和德州,请王爷听取密侦司密谍的报告后再行决战,切不可轻易和朝廷大军交锋。”林潇宸说道。
接下来就该轮到着名的东昌之战了,按照历史的记载,这一战燕军遭到了盛庸的埋伏,加上平安的支援,导致朱棣差点就被围困而战死,可最为信任的张玉,是真的战死了,从此燕军损失一员大将。
林潇宸和张辅的关系良好,双方以兄弟相称,如果能避免张玉这位长辈战死,那也是一件好事,日后在永乐朝增添了一股助力。
只不过,他不知道能不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尽管已经改变了很多,不可能事事都会如意。
早晨起来,竟然是纪纲端来了早饭,可能是朱棣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才有这样的安排。
“纪纲,我看得出来你有野心,也很会揣摩上意,跟着王爷打赢了靖难这场战争,必定前程似锦,将来也能算个有权有势的家伙。但我提醒你一句,凡事不要做绝了,更不要和我作对!”
“不管皇帝多么宠信你,狗就是狗,可在特殊的时期,狗有狗的价值,我懒得和你这样的狗计较,你要是敢对着我下嘴,我肯定弄死你。”
“你不相信我的话也没关系,时间有的是,我有这个耐心和你玩游戏,现在给我滚的远一点,要是不服气,就把我的话告诉王爷,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林潇宸淡淡的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