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四年的寒冬,南旸岐的徐宅在腊梅幽香中迎来彻夜不息的灯火。十一月廿七(1587年1月5日)子时,当接生婆将啼哭的婴孩递到王孺人怀中时,这个四十二岁才得首子的母亲,借着烛光仔细端详孩儿明亮的眼眸,轻声道:“此子眉间有山河之气。”
扁舟寄意:父亲的丘壑之志。
徐有勉给长子取名“弘祖”,字“振之”,其中深意唯有族中长老能解——取自《徐氏家训》“弘毅致远,祖德长振”。这位因祖上科场案而绝意仕途的文人,将书房题作“水云居”,终日与三样物件为伴:祖父徐经手绘的《九州舆地图》、父亲徐衍芳遗留的《湖庄读书笔记》,以及他自己制作的太湖沙盘。
某日春雨初歇,有县学教谕慕名来访。徐有勉闻讯即携子登舟,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上漂泊三日。客人在客厅见到未及收拾的茶盏旁,摊开着标注密麻笔记的《舆地纪胜》。管家只得苦笑:“家主昨日便往阳羡探溶洞去了。”
归舟时,七岁的徐弘祖问:“父亲为何总避见官人?”
徐有勉指向西沉落日:“你看这太湖三万六千顷,可装得下官场半顶乌纱?”忽又俯身掬水,“但你要记住,徐家避的是官场,非是天下。”
松柏训诫:母亲的庭院课堂。
王孺人在产后第三日便移居侧院,坚持亲自乳育。这个出身江阴书香世家的女子,有着不同寻常的教子智慧。孩提时的徐弘祖畏寒贪睡,她从不责骂,只在每个霜晨抱着他在庭院漫步,让他看腊梅如何破冰绽放。
“男儿当如松柏,扎根大地,直指苍穹。”五岁生辰那日,她携子手植五针松时如是说。此后十年,这株松树每长高一尺,她便要在树下给儿子讲一个新的地理典故——从张骞凿空西域到法显漂洋过海,最后总以同一句话作结:“天下之大,岂是四书五经所能囊括?”
某日讲授《汉书·地理志》,见儿子对西域诸国位置倒背如流,她忽然取来丝线,要孩子在院中按比例还原三十六国方位。当丝线在青石板上织成巨大的西域图时,她轻抚松针叹息:“可惜为娘是女子,否则定要去看玉门关外的星空。”
塾中异禀:禹贡疑云初现。
七岁入塾那天,徐弘祖的书包里比旁人多装了两册书:手抄本的《山海经》与罗洪先编绘的《广舆图》。先生教《论语》“登东山而小鲁”,他忽然举手:“若登泰山,可能小天下?”
最令塾师震惊的事发生在他十岁那年。某日午后,先生正讲解《论语·先进》篇,却见这孩子面前书册墨迹有异。翻开一看,《论语》之下竟藏着摊开的《禹贡》,页边朱笔标注:“岷山导江之说存疑,江水当更源于西”。
“竖子安敢妄议经典!”戒尺重重落下。
徐弘祖不躲不闪,从容施礼:“学生近日读《汉书·地理志》,见‘绳水出徼外’,又观《大理图志》载‘金沙江源吐蕃’,故生疑惑。圣人云‘多闻阙疑’,学生不敢不察。”
满堂寂然。老塾师盯着孩子灼灼的目光,忽然想起其高祖徐经当年在国子监的旧事,戒尺终未再落下。
焚书明志:少年丈夫之誓。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的童子试考场,十五岁的徐弘祖在完成经义题后,于策论卷上挥毫写下《江河源流考》。当考官以“离经叛道”批驳时,他平静地交出考篮:“学生之志,在真知不在功名。”
放榜那日,他当众在学宫前焚毁所有时文刻本。火苗蹿起时,少年清越的声音穿透青烟: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岂能俯首案牍作蠹鱼!”
围观的乡绅哗然,徐有勉却拨开人群,将一件织锦斗篷披在儿子肩头——那是徐麒当年出使西蜀的旧物。归途的马车上,父亲首次说起家族秘辛:“你高祖徐经当年出京时,行李中最重的是三箱地理笔记。”
万卷穷经:朱笔叩问山河。
此后三年,徐弘祖过着“昼诵典坟,夜观星野”的生活。万卷楼中,他按自制分类法重整藏书:甲部为方志舆图,乙部为游记笔记,丙部为水文地质。某日发现郦道元《水经注》中汝水支流记载与最新《河南通志》不符,他连续七夜秉烛校勘,最后在页脚注:“郦注或据汉志,今水道已改,当以目验为凭。”
母亲见他常对星空发呆,特在庭院安放浑天仪。某个霜重之夜,他忽然奔入父母寝室:“《唐六典》载‘江源在吐蕃犁石山’,与今日《大明一统志》不同。郦道元注江未穷其源,他日当足勘目验!”
徐有勉披衣坐起,凝视儿子被星辉照亮的脸庞,缓缓道:“你可知此言分量?”
“孩儿愿效法张骞、玄奘,虽九死其犹未悔。”
远游冠礼:松涛万里启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春,二十岁的徐弘祖行冠礼。仪式上,王孺人取出亲手缝制的“远游冠”,冠内绣着五针松纹样与《禹贡》开篇。当族老赐字“霞客”时,她含笑解释:“愿我儿如朝霞,照见山河本色。”
三日后新婚宴尔,新郎却独自登上万卷楼顶层。望着北斗七星下的隐约山峦,他将手按在高祖徐经手绘的《九州舆地图》上,从江阴到昆仑画出一道无形连线。
晨光初露时,他向着太湖张开双臂,湖风灌满衣袖如展翼之鹏。身后传来新婚妻子许氏温柔的声音:“母亲让我传话——‘松柏既成,当历风雨’。”
这个清晨,南旸岐的百姓看见徐家公子白衣素冠,向着太湖方向深深三拜。谁也不知道,这一拜将开启中国地理学的新纪元——一个用双足丈量真理的时代,正随着太湖的晨雾缓缓升起。而那株院中的五针松,在霞光中投下的影子,恰好指向西北连绵的群山。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历史奇人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