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狄青自己知道,胜利来之不易。此战他身中三箭,幸得母亲缝在衣内的铠片挡住要害。战后清点,五百死士生还者不足百人。
范仲淹亲自为狄青卸甲,见他满身创伤,不禁动容:“将军真乃国之干城!”
此后四年,西北战事陷入胶着。狄青转战延州、庆州、渭州,身经二十五战,八次中箭,最严重的一次,箭镞入骨三分,医官都说恐怕难以上阵。但不过月余,他又跨马出征。
康定元年(1040),青涧城之战爆发。这座扼守要冲的城池,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西夏监军使野利刚,号称“西夏第一勇士”,亲率铁鹞子军猛攻青涧城。
狄青奉命驰援。时值隆冬,大雪封山,援军行进艰难。
“将军,如此天气,恐怕......”副将面露难色。
狄青望着漫天风雪,忽然道:“正是用兵之时。”
他亲率百骑,冒雪突进。风雪中,宋军如神兵天降,西夏军措手不及。但野利刚毕竟是宿将,很快稳住阵脚,两军陷入混战。
乱军中,狄青与野利刚狭路相逢。
“来者可是面涅将军?”野利刚大笑,“今日取你首级,以雪我夏国之耻!”
狄青不答,拍马直取敌酋。两人刀来枪往,战得难分难解。野利刚力大无穷,每一次劈砍都带着风声;狄青则以巧取胜,在漫天飞雪中如游龙般灵动。
激战正酣,狄青忽见野利刚露出破绽,当即催马突进,长刀直取对方咽喉。电光石火间,他忽然想起母亲缝甲时的嘱托:“武德为先......”
刀锋及喉的刹那,狄青手腕一转,改以刀背重击野利刚胸口。野利刚闷哼一声,跌落马下。
“绑了!”狄青勒马回旋,声震四野。
主帅被擒,西夏军顿时溃散。青涧城之围遂解。
此战生擒西夏监军使的消息传至汴京,宋仁宗正在用膳,闻奏抚案而起:“狄青真乃朕之白起也!”
捷报频传,“面涅将军”的威名响彻朝野。但狄青依然故我,与士卒同甘共苦。每逢战事,他依然会戴上那具铜面具,冲锋在最前。
一天夜晚,范仲淹巡营至狄青帐前,见他正对烛观书,不由好奇:
“狄将军所读何书?”
“《孙子兵法》。”
范仲淹讶然:“将军已是百战名将,何必再读兵书?”
狄青合上书卷:“末将面涅出身,才疏学浅,唯有勤能补拙。”
仲淹感慨万千,回帐后挥毫写下一副对联,次日赠予狄青:
“将略兵机,胸中自有百万甲
面涅铜具,阵前堪称第一流”
狄青郑重接过,悬挂帐中。他知道,这副对联不仅是对他战功的肯定,更是对他出身的尊重。
西北的风雪依旧,战事还未结束。但从此,大宋军中多了一个传奇:一个面涅将军,以铜面具震慑敌胆,以仁义心折服同袍。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历史奇人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