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十九章 熵寂蠕虫,静域之试
轮回静域的诞生,如同为净土披上了一层无形的、万法不侵的甲胄。林凡沉浸在对这片新生领域的探索与自身道伤的修复中,净土也因此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平稳发展期。龙之国度在敖苍的引导下缓慢复苏,信仰之力愈发精纯磅礴,不断汇入净土,加速着林凡的恢复与净土的巩固。
然而,冥尊的“全面战争”宣言,绝非空谈。在经历了死亡奇点的失败与意志碎片的损失后,归墟的攻势并未停止,而是转换了形式。它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轮回静域那“沉淀万法”的诡异特性,不再进行狂暴的能量倾泻或直接的法则抹杀。
这一日,负责监察净土外围虚空动向的巡界使(由净土早期点化的英灵担任)传来了紧急讯息——在净土壁垒之外的虚无中,出现了异常。
并非大军压境,而是一种更令人不安的景象。
无数细小的、近乎透明的“蠕虫”,正从虚空的背景辐射中缓缓析出。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身体由不断衰减的熵增法则碎片构成,散发着万物走向热寂、最终归于冰冷平衡的意韵。它们个体极其微小,能量反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数量……无穷无尽。
它们被称为——熵寂蠕虫。
这些蠕虫并非主动攻击,它们只是遵循着本能,向着一切“有序”与“低熵”的存在靠近,并以其自身的存在, passively 地加速着周围的熵增过程。它们爬过虚空,虚空中原本活跃的细微能量粒子便趋于平静;它们靠近净土壁垒,那混沌色的壁垒光芒便会出现极其细微的、几乎不可察的黯淡。
它们就像是宇宙尺度的“锈蚀”,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旨在将一切拉回永恒的、死寂的平衡。
“熵增……归墟连这种手段都用出来了吗?”林凡从闭关中苏醒,目光穿透壁垒,看到了那令人头皮发麻的“虫潮”。这种攻击,不蕴含杀意,没有破坏力,却更加本质,更加难以防范。若放任不管,净土的法则活性会被逐渐抑制,能量层级会缓慢跌落,最终在无声无息中“热寂”,归于平庸,归于“静”——但那并非轮回静域的“静”,而是失去一切活力与可能性的、死亡的“静”。
常规的净化手段效果甚微,这些蠕虫本身就是“无序”的体现,净世龙炎之类的力量对它们而言如同清风拂面。大范围的法则攻击更是事半功倍,它们数量太多,个体太渺小,且与虚空背景近乎融为一体。
“看来,墨菲斯托调整了策略,想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磨灭净土的活性。”林凡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这是针对轮回静域“沉淀”特性的一种试探,或者说,是一种利用——利用无数微小的“无序”个体,来测试静域“沉淀”能力的极限与代价。
他心念一动,并未调动净土攻击,而是缓缓开启了与轮回静域的连接。
他想看看,这片新生的、超越生死对立的领域,面对这种代表宇宙终极趋势的“熵增”侵蚀,会有怎样的反应。
如同打开了无形的闸门,一股难以言喻的“静”之意韵,以林凡为中心,弥漫开来,笼罩向净土外围的壁垒。
那些攀附在壁垒上、不断释放着熵增波动的熵寂蠕虫,在接触到这股“静”之意韵的刹那,出现了奇异的变化。
它们那不断衰减、蠕动的身体,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并非冻结,而是其内部代表“无序”与“衰变”的法则进程,被强行“沉淀”了下来。它们不再释放熵增波动,其本身的存在,也从活跃的“衰变体”,被还原成了最基础的、近乎永恒的“静态存在单元”。
就好像沸腾的水被瞬间冷却成了冰,虽然本质都是水分子,但状态已截然不同。
无数的熵寂蠕虫,在静域力量的影响下,化为了依附在净土壁垒上的一层薄薄的、晶莹的“静态尘埃”。它们不再具有侵蚀性,反而像是给壁垒镀上了一层特殊的“膜”。
然而,林凡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他清晰地感觉到,维持这种大范围的“沉淀”,对轮回静域本身,也是一种消耗。静域的力量并非无穷无尽,将如此海量的、代表着宇宙基本趋势的“熵增”个体强行“静滞”,需要持续输出力量来维持这种违背自然趋势的状态。而且,随着“静态尘埃”的堆积,它们本身也开始对静域产生一种微弱的“同化”压力,仿佛在将静域也拉向那种冰冷的、无活力的“静”。
“果然,取巧不得。”林凡明了。静域虽强,但亦有其极限和代价。用它来防御这种“钝刀子割肉”式的侵蚀,长期来看,得不偿失,甚至会污染静域本身的纯粹性。
必须找到更根本的解决之道。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无尽的虫潮,意识与轮回核心高度结合,试图解析这些熵寂蠕虫最本源的构成。
“熵增……无序……热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