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什么!”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方出招了,我们接着就是!这种口水仗,越急着辩解越被动!”
他立刻做出了部署:
1. 冷处理,不直接论战:他要求欧阳文山和酒楼公关人员,对所有媒体询问统一口径:暂不对此篇报道作出具体回应,“何记”始终坚持用菜品和服务说话,欢迎各界朋友亲临品鉴,自有公论。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不给对方持续炒作的机会。
2. 强化正面形象,用事实说话:加大“何记厨师学堂”的对外开放日和公益讲座频次,主动展示“何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思考;邀请一批真正有公信力的美食家和文化学者到店体验,通过他们的客观评价来对冲负面舆论。
3. 深挖幕后,准备反击:让欧阳文山和陈伯动用一切资源,务必查清这篇文章的撰稿人背景、消息来源,尤其是与秦淮茹及其关联人员的具体联系。搜集“何记”这些年在技艺传承、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质性贡献证据,以备必要时进行法律维权或舆论反制。
4. 稳定内部,凝聚人心:何雨柱亲自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坦诚告知目前遇到的舆论挑战,强调“何记”的底气来自于每一道菜的品质和每一位客人的认可,要求大家坚守岗位,用更好的服务来回击质疑。“只要我们灶台上的火不熄,手里的勺子不歪,‘何记’就倒不了!”他的坚定感染了所有人,团队凝聚力反而在逆境中得到加强。
安排妥当后,何雨柱独自走进寂静的后厨。傍晚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光洁的灶台上。他伸手触摸着那口跟随他多年的炒锅,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
味道之争,文化之辩,远比商业竞争更复杂、更考验智慧。这不是靠资本或法律就能轻易解决的战斗,而是关乎人心、关乎话语权的漫长博弈。秦淮茹这一招,确实打在了七寸上。
但何雨柱的眼神愈发坚定。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想起“何记”味道背后凝聚的心血与真诚。他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任凭外界风雨飘摇,只要守住这灶台间的方寸之地,守住对食材和手艺的敬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你想用笔杆子打倒我?”何雨柱对着虚空,仿佛在与那个远在北方的宿敌对话,“那我就用这口锅,这双手,和你斗到底!看看到底是虚妄的言辞厉害,还是实实在在的味道长久!”
风雨已然来袭,何雨柱挺直了脊梁。他知道,这将是一场不同于以往的、更加考验韧性和智慧的持久战。而“何记”的味道,必将在这风雨的洗礼中,淬炼得更加醇厚与悠长。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