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监狱!”
陈轩眼中精光一闪。
“日本人果然把那里变成了魔窟。”
“龙华监狱”始建于1913年,最初为淞沪护军使署陆军监狱,后于1927年成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直至1937年?上海沦陷后,被日本人占领,成为了他们关押抗日分子和政治犯的核心场所。
陈轩有些懊恼,自己居然忘记了那个魔窟。
可随即又反应过来,以他之前的力量,即便知道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就算是现在,难不成要冒着暴露忍术的风险,硬闯“龙华监狱”,把里面的人全部救出来。
可之后呢?
那么多人,根本就藏不住,倒不如暗中下手,偷偷的将其中的抗日同胞救出来。
这样不但风险更小,同时也能增强抗日的力量。
至于其他无辜的平民,虽然会吃一些苦头,但也能保住性命,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将其解救。
陈轩又吩咐了四名日本中尉一番,随后立刻趁着夜色,赶往位于上海南郊的龙华监狱。
这座监狱之前作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监,关押的大部分都是红党和反对国党的民主派人士,可如今已被日本人控制,则沦为关押和处决抗日志士的主要场所。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党的人。
谁让国党才是现在中国的正式政府,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惜太作,一群尸餐素位无能腐败之辈,若非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以一腔热血救国救难,国党早就没了。
凭借着神奇的变身术,陈轩轻松潜入监狱内部。
1913年由淞沪护军使郑汝成设立,最初为陆军监狱,后迁至龙华路2591号现址?。
1927年后成为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主要用于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至沦陷之间,曾经关押近万人,包括不少有名的烈士。
监狱的男牢和女牢分开,男牢分“天、地、人”三监,女牢独立设置。
陈轩转了一圈,熟悉了监狱的地形和结构后,在监狱长办公室,找到了监狱的地形图,驻军名单和不少犯人的情报。
现在,龙华监狱由日本宪兵队控制,直属日本中国派遣军宪兵司令部,同时受后为华中方面军节制?。
驻守在这里的有一个宪兵中队,包含中队部和三个宪兵小队。
中队部人员约19人,负责指挥和后勤保障;每个宪兵小队约50人,配备轻机枪、掷弹筒等武器装备。
中队长是一名大尉,相当于上尉,比陈轩的军衔要高一级,这就意味着他无法控制对方。
但中队本部的其他人和三个宪兵小队的队长都是少尉和中尉。
所以,陈轩在监狱的看守区域内,先后找到了三名中尉级别的看守长和八名少尉,这些人才是监狱日常运作的实际掌控者。
陈轩毫不犹豫地出手,用”潜脑操砂之术”将他们一一控制。
“带我去看最近的审讯记录!”
随后,陈轩命令刚被控制的监狱审讯科长伊藤次郎中尉。
“嗨!”
伊藤次郎立正领命,然后迅速穿上军装,领着变身成一名日本士兵的陈轩来到了审讯科的档案室。
翻阅着近期的审讯记录,陈轩的心情愈发沉重。
记录显示,至少有五十余名军统特工和二十多名红党成员被关押在此,许多人经受住了严刑拷打,未曾屈服。还有一些身份特殊者,已被转移至特高科总部,生死不明。
“都是真正的勇士……”
陈轩合上卷宗,轻声叹息。
他对伊藤次郎下令。
“列出所有已确认的抗日分子名单,在职权范围内,尽可能给予他们生存保障,确保他们活着。但没有我的明确指令,不得有任何异常举动。”
“嗨!属下明白!”
伊藤次郎躬身应答。
离开龙华监狱前,陈轩仔细清点了一下。
铁路系统控制170人,监狱系统控制11人,总计181人,尚在252人的控制上限之内。
但名额已开始紧张,后续行动需更加精打细算。
离开了龙华监狱,陈轩马不停蹄地继续他的布局。
他非常清楚,要彻底搅浑上海的水,单靠控制铁路和监狱还不够。
利用剩余的掌控名额,陈轩先后潜至上海的几个重要水运码头和陆路检查站,挑选关键岗位的中低阶日军军官和士兵,用“潜脑操砂之术”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暗棋。
在十六铺码头,他控制了一个负责货运调度的少尉。
在外白渡桥检查站,他掌控了一个执勤的中尉小队长。
在虹口区的几个重要路口,他也布下了自己的眼线。
“记住,遇到重大情况,通过既定渠道向汇报。”
陈轩对每一个被控制者都下达了相同的指令。
“平时保持正常履职,不得暴露!但不能欺压平民老百姓,若是看到汉奸欺负中国人,可以适当的出手,甚至找借口惩罚那些汉奸,能干掉最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