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在洛城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城中百姓听闻这小子也入城后,纷纷打听,陛下给他带回京中,是不是准备凌迟处死,最低也得是个下大狱关到死吧。
百姓们都在唠,洛城的刁民们又是出了名的大胆,都不背着人,难免被京卫和禁卫们听到。
他们听到了,不用想,告诉京中佬。
京中佬中那些所谓的名士大儒,喜出望外,没二话,通知天子。
瞧见没瞧见没,洛城百姓根本不待见唐云,都说这小子得不了好。
天子就很困惑,这事不对啊,唐云在百姓群体中的人缘,不是比知府柳朿还好吗。
困惑的天子,让周玄去打听打听。
这事很好打听,乔装打扮的周玄很快就回来了。
天子问,唐云是不是得罪人了,百姓被误导了。
周玄说不是,唐云在洛城没得罪人,百姓以为他被带回京中是问罪的。
天子哭笑不得,他哪来的罪。
周玄说,百姓说唐云带着大伙犯法,现在东窗事发了。
旁边站着的俩名士大儒激动的直哆嗦,东窗事发啦,东窗事发啦,说,唐云背地里如何操控百姓犯法的?
周玄平静的望着俩人,百姓说,唐云带着他们犯的法,叫做穷人不能变富法。
府衙正堂内一片平静,过了大约五个呼吸后,天子瞅着俩大儒,以后,不要让朕在见到你们。
一个名士,一个大儒,呆愣了几秒后,连忙施礼狼狈而逃。
一炷香后,天子让周玄打探一下,这俩人在哪。
周玄问明白了,在府衙外溜达了。
天子穿上衣服,走到了府衙外,找到了俩人,勃然大怒,好哇,朕说不想看到你们,你们还敢在朕眼前晃悠,故意的,故意的是不是,欺君呢搁这,来人,拿下。
然后俩人就这么被拿下的,整件事,莫名其妙的,令人啼笑皆非。
天子没笑,俩尚书,以及一些伴驾老臣,都没笑。
姬老二用实际行动告诉洛城百姓,唐云,是他的人,百姓变富,不犯法。
可天下不止一个洛城,可天下,不知多少百姓以为,变富、过上好日子,是一种罪,是犯法的,不被朝廷允许。
短暂的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两万多人再次启程。
风雪依旧很大,天子不停地催,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京中,这一趟南地之行令他明白,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并不了解自己的子民。
曾几何时,他尚是王爷时,自以为了解,因此他想当一个好皇帝。
时至今日,他终于明白,哪怕是不受待见的王爷,那也是王爷。
王爷,哪能窥得百姓全貌。
队伍行进的速度越来越快,步卒都开始小跑了,行程计划中准备入的城池,越来越少。
到了第四天,周玄找到在马车里呼呼大睡的唐云,天子相召。
穿上官袍,穿上靴子,揉了揉眼睛,唐云出了车厢,满心不爽的朝后走。
周玄跟在旁边,似是在无声叹息着。
唐云不由问道:“出事了?”
“陛下急于回京。”
“那找我干什么?”
周玄摇了摇头,没说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队伍很长,唐云的位置在最前方,天子的马车在中间。
换了别人早就一路小跑了,唐云都懒得动弹,走了两步开始站着等。
“唐大人。”
周玄到底还是没忍住,悄声问道:“洛城百姓为何会以为,过上好日子便是触犯的了律法?”
唐云耸了耸肩,关于那俩傻缺名士大儒的事,他听牛犇说了,乐够呛。
“百姓认为财富是有限的,他们多赚一分钱,官员、世家,就少赚一文钱,一个百姓多赚一文钱,上位者就少赚很多很多钱,因此,百姓觉得有钱是一种罪。”
周玄苦笑连连:“百姓终究是百姓。”
“难道不是吗。”唐云转过头,淡淡的问道:“百姓有钱了,就有了尊严,有尊严的人会骄傲,骄傲的人不会被随意欺辱,不被欺辱的人,会反抗,反抗的人,会思考,朝…世家最怕的,便是百姓学会思考,对错、善恶、是非,都是思考之后的结果,不是吗。”
“这…咱家不懂。”
周玄干笑一声:“咱家只是个奴才,大人说的太深奥了。”
唐云不以为意,他不相信周玄听不懂。
宫中,朝廷,总说希望百姓吃饱穿暖。
实际上呢,宫中和朝廷,又不希望百姓吃太饱穿的太暖。
吃饱了,就会撑,撑着了,就会闲,闲了,就开始“没事找事”。
渐渐地,宫中、朝廷、地方官府、世家,似乎就有了一个共识,让百姓别太闲,得找点什么东西压着点他们,制造点难度
因此各种政令就出现了,就很特么奇葩矛盾的政令,说是为了百姓好,完了百姓还看不懂。
政令越多,日子越不好过,眼看着不好过的日子百姓们喘不过来气了,政令开始减少了,开始变成所谓的善政。
然后上位者们坐成一排,得意洋洋,满面期待,快,夸我们,快快快,夸夸我们广施善政,治国有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