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已无太多寒意。
唐云却遍体生寒。
“公公,京中…”
唐云往下周玄身后纷纷下马的禁卫们,声音有些发颤。
“朝廷诸臣以为,山林易守难攻,连我汉军寸步难进,更何况需翻山越岭的戒日国。”
“那情况能一样吗,鬼知道戒日国国力到底是否强盛。”
“你不知,朝廷也不知,正是不知,才不愿大动干戈,不少大臣以为,便是真有这戒日国,还是不宜开战为妙,应两国交好。”
唐云眼眶暴跳,刚要在说些什么,周玄压低了声音:“咱家不说虚的,唐大人也知晓,陛下初登基,天下可不如看着那么太平,朝中诸位大人并非是怯战,也并非是不够高瞻远瞩,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攘外必先安内,更何况南军若入了山林需耗费大量钱财,钱财都调到南军了,防备草原人的北边军,如何做想,草原人才是我汉家心腹大患。”
“那宫中,宫中怎么说的?”
“这事儿陛下心意已决,南军昨日如何,今日也要如何,至于明日如何,先知晓这戒日国的底细再说。”
唐云强行将骂人的话给憋了回去。
要么宫中支持,要么朝廷支持,如果没有任何一方支持的话,他的计划,他的打算,他一切的谋划,全都是水中月,一意孤行只会招来杀身之祸,连累无数人。
“那圣旨,圣旨总得有一封吧。”
唐云抱起了最后一丝希望:“就像之前两次似的,至少给个圣旨,让谁升个官,我也好借着这个由头打着这个幌子办事。”
当着太监的面说这种话,由此可见唐云已经彻底慌了,口无遮拦。
狗太监倒是没在意,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圣旨。”
四个字,打碎了唐云的所有期待与幻想。
“宫中,无法支持于唐大人,朝廷,更是不以为意。”
说罢,周玄从怀里拿出了一张银票,递到了唐云手中,满面惋惜。
“咱家知晓你心中苦,陛下也知晓,只是这天下,并非只有南关一处,根基毁了,其他皆是空谈。”
唐云愣住了,低头望着手中的银票,满面懵逼。
“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给你的。”
“这…”唐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不是之前…之前从张家那弄来的一百万贯吗?”
“不错,陛下又派人送了回来,没有圣旨,什么都没有。”
周玄长叹一声:“只有这冰冷的银票一张,哎。”
“陛下英明神武,哈哈哈哈!”
唐云一把将银票塞进怀里,哈哈大笑,兴奋的近乎手舞足蹈。
这次,轮到周玄懵了。
光有个银票有个屁用,最多就是修修护城河,固固城墙,再提高一些军伍以及尝试维护各部异族与南军的关系罢了。
光靠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朝廷不将戒日国当回事,南军无法征募新卒,宫中无法明面上支持,连政令都没有,还怎么继续谋划山林?
周玄,的确无法理解。
很多人,或者说是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
人们只看到了唐云的经历,他的作为,他的成就。
从这些经历,这些作为,这些成就来看,想当然的误以为唐云会很贪,他需要的很多。
事实却是恰恰相反,他要的不是朝廷鼎力支持,更不是宫中给予大权。
他唯一的期盼,卑微到了泥土里。
他从未奢望过朝廷会支持,只希望朝廷不要找麻烦,不插手介入乱指挥。
他甚至不期望宫中全力支持,只要宫中相信他,信任他,这就够了。
从始至终,他要的,只是信任,仅此而已。
宫中,的确没有支持他,可宫中,依旧信任他,非但信任他,穷逼天子,竟割肉一般将银票还了回来。
上一世,唐云见过太多太多所谓的领导关爱。
他要的,不是领导对他说,你放心大胆的去干,我全力支持你。
他要的,是领导对他说,我没办法全力支持你,但是当有一天你没把事干好,我不会让你顶锅,我一定会保护你全身而退。
正如同唐云对待身边人那样,他信任身边的人,不会过多干涉,想支持也不知该如何支持,他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当大家出现失误时,他会主动站出来庇护大家,这也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这也是他相信伙伴们最需要他做到的事。
这便是银票代表的意义,唐云无论做什么,都要花钱。
当他闯祸时,被问责时,定然会牵扯出这钱是哪里来的。
钱,是宫中送来的。
这便是天子的意思,不用你唐云顶锅,锅,朕来顶!
“还有一事。”
周玄拉了拉唐云,低声道:“陛下还说…说…说你省着点花,要是能剩下,派人送回去,剩下多少都成,都要送回去。”
唐云,依旧兴奋.
周玄,依旧不理解。
不理解的周玄,脑海中浮现出帝王的身影,那个总是无奈叹息,总是又异常坚定,又总是为忠臣良将而惋惜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