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李知远和苏雨棠如同勤劳的蜜蜂,每日清晨便背着背篓深入营地周边的山林。
得益于初春的生机勃发,山林仿佛一个慷慨的宝库。
三天下来,两人的背篓总是装得满满当当。回到营地后,他们立刻投入到野菜的晾晒工作中。
清洗干净的野菜被仔细分类晾晒,看着阴干棚下日渐堆积的各类山野菜,李知远和苏雨棠疲惫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些晒干的山野菜,将是他们度过下一个漫长冬季、丰富餐桌、补充维生素的重要保障。
每天傍晚回到营地,李知远就继续岩洞的开凿,而捕鱼笼这几天里,他们已经编织出了一个更加耐用而且更加美观的。剩下的柳条李知远估计还能再编织出两个来。
这天晚上,岩壁前的火堆熊熊燃烧着,李知远和苏雨棠吃过了晚饭之后,一起坐在篝火前,配合着一起编织新的捕鱼笼。
李知远将几根较粗、硬度稍高的柳条并排摆好,作为底部的骨架。
然后用更细软的柳条像编辫子一样,横向交叉缠绕,一圈圈紧密地编织起来,逐渐形成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形底托。
苏雨棠则专注于处理柳条和协助固定。
当李知远需要增加竖起来的经条时,她便帮忙将一根根笔直的柳条垂直插入底托边缘,间隔均匀地分布一圈。
接着,李知远再次拿起细软的柳条,开始沿着这些竖立的“柱子”螺旋式地向上编织纬条。
“这样紧密度应该可以了,”李知远调整了一下刚编好的一圈,让缝隙均匀,“既能漏掉太小的鱼苗,也能困住半斤以上的家伙。”他拿起一根新的柔软柳条,继续向上螺旋编织,笼壁逐渐升高。
“知远,明天是不是就可以把玉米种下去了?”苏雨棠递给他一根柳条之后,开口问道。
“嗯!”李知远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歇,一边继续编着,一边回应道:“没错,种子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耕种的工具,我也备好了,估计明天一天就能完事。”
“就是你这两天晚上抽时间弄的那两个东西?”苏雨棠想起这两天晚上,李知远抽时间制作的两个木质工具道。
“嗯,是的,能帮咱们节省不少时间。”李知远点头道,“等以后有了铁,还可以制作耕地的犁。”
“咱们也没有牛马之类的牲畜,能行么?”苏雨棠有些疑惑,她在电视上看到的以前农村耕地都是用这类牲畜来犁地的。
李知远抬头看了一眼苏雨棠,神情有些复杂,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到时候我拉着犁地。。。”
苏雨棠有些愕然,看着他略显复杂的神色,突然笑了起来。
而直播间中,观众的弹幕也随着两人的对话多了起来。
“噗——!!!李哥说啥?他拉着犁???我没听错吧?!”
“心疼李哥一秒,然后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雨棠妹子那表情笑死我了!懵圈+憋笑!”
“人形耕牛李知远!”
“李哥:为了种地,我TM连自己都不放过!”
“在现代文明当牛马,去了外星荒野生存也要当牛马!”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当牲口可还行。”
“期待玉米下种!希望风调雨顺,秋天大丰收!”
“风调雨顺够呛,别忘记他们每隔两个月的清理模式。”
“应该没问题,他们可是特意跑出10公里的范围外开垦的耕地。”
“余良才老哥那组,他们现在已经把土豆都种上了。”
“还是余老哥他们组运气好啊,土豆都有了,能当主食,而且产量还高。”
“远哥他们也不错啊!玉米,豆角,辣椒。今年是少了点,明年就多了!”
“那倒是,希望他们能找到更多的资源吧。”
“问题是他们貌似想要炼铁啊!咱先不说这需要浪费多少时间,关键是就他们现在的条件,能成功吗!?”
“看远哥这么有信心,应该差不多吧。”
“继续看吧。。。”
“我看还有不少的挑战者都开始种植了,不过很少有像远哥他们弄的这么精细。”
“嗯,不过也有到现在就靠采集和打猎的,好在他们的活动区域比较大,资源相对来说还算丰富。”
“如果不考虑农耕,三年的时间呢,到后来想要打猎就要跑出很远了。”
“之前看小日子国和泡菜国选手组成的小队,现在每天都在荒野中迁徙呢。”
“咋地,当他们自己是游牧民族啊!?”
“看他们直播间,有观众说,他们想要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再碰到其他的小队。”
“碰到有啥用,又不能组合到一起。”
“也许是想靠着近一点,然后多少有个照应?”
“不管那些个,就要像远哥他们和余老哥他们这样,种地,那才是咱们华国人的拿手戏!”
篝火噼啪作响,苏雨棠轻声笑了好一会儿,侧头看向李知远,“等明天玉米和剩下的豆角都种下去,接下来,按照你的计划就该考虑冶铁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