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雷剑晋升灵宝,悬于丹田温养,剑鸣与元婴呼吸相和,丝丝缕缕的凌厉剑气反哺着元婴,使得赵南周身气息更添几分锋锐。但他并未沉浸于此,目光很快转向了静室角落那尊略显黯淡的百草鼎。
结婴天劫最后那一道混沌神雷,威力远超想象,百草鼎虽拼死护主,鼎身却也布满了蛛网般的细微裂痕,灵光涣散,鼎灵传递出的意念也微弱不堪,仿佛风中残烛。此鼎伴随他丹道崛起,无数次炉火升腾,药香弥漫,早已不仅是工具,更是道途上的伙伴。
赵南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鼎身冰凉的壁沿,感受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裂痕,心中涌起一股怜惜与庆幸。若非此鼎关键时刻自主护主,分担了部分天威,他即便有太初魂佩和神秘残片相助,下场也定然更为惨烈。
“鼎儿,辛苦你了。”他低声自语,盘膝坐在鼎前,神色肃穆。修复丹鼎,远比祭炼飞剑更为精细复杂,尤其百草鼎已生鼎灵,稍有差池,可能伤及根本。
他先是取出一只玉瓶,里面是他用多种温和灵药调配的“润物灵胶”,专门用于温养修复法器灵性。他以指为笔,蘸取灵胶,灵力凝聚于指尖,小心翼翼地将灵胶填入每一道细微的裂痕之中。他的动作轻柔缓慢,神识高度集中,仿佛在雕琢世间最珍贵的艺术品。灵胶触及裂痕,发出细微的滋滋声,缓缓渗透,滋养着受损的鼎身材质。
这个过程耗时良久,直到所有裂痕都被灵胶填满,百草鼎的表面才重新泛起一层微弱的莹光。但这仅仅是修复了物理损伤,鼎灵的恢复和鼎身本源的弥补才是关键。
赵南双手按在鼎身两侧,精纯平和的元婴法力如同温暖的溪流,缓缓注入鼎内。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控制着法力的流速与强度,生怕惊扰了脆弱的鼎灵。法力流经鼎身内部的每一处阵法纹路,温养着那些因天劫冲击而变得滞涩黯淡的符文。
同时,他心念微动,引动紫雷峰浓郁的天地灵气,尤其是经过地脉过滤后的温和土系与木系灵气,汇聚成淡淡的灵雾,将百草鼎笼罩其中。鼎身如同干涸的土地遇到甘霖,开始自主地吸收这些灵气,表面的莹光渐渐变得稳定。
日升月落,整整七日,赵南不眠不休,持续着这枯燥却必要的温养过程。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专注。直到某一刻,他感受到鼎内那道微弱的意念似乎壮大了一丝,并传来一丝依赖与孺慕的情绪。
赵南心中一动,知道时机已至。他回想起天劫时,不仅有毁灭性的雷霆之力,更有一丝源自混沌、蕴含造化生机的气息被百草鼎被动吸收。或许,这劫难亦是机缘?
他尝试着,将自身对那丝混沌雷气的微弱感悟,连同元婴期内更加精纯的神识之力,一起缓缓渡入鼎中。这不是强行灌注,而是一种引导与共鸣,试图唤醒鼎身内可能残留的天威印记。
起初,百草鼎只是轻微震颤,并无特殊变化。但赵南并未放弃,持续以心神沟通。又过了三日,就在他准备暂时停下时,异变陡生!
“嗡——”
一声低沉却充满力量的嗡鸣自鼎内传出,不再是之前的虚弱,而是带着一种新生的浑厚。鼎身之上,那些被灵胶填补的裂痕处,竟隐隐亮起一丝丝极细微的、游丝般的紫金色电芒!同时,整个鼎身的气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除了原有的草木生机之感,更增添了一分雷霆的凛冽与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包容万物的混沌意蕴。
鼎灵传来的意念变得清晰而活跃,充满了喜悦,仿佛破茧重生。
赵南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没想到,百草鼎不仅完全修复,竟真的因祸得福,将一丝天劫中的雷霆法则与混沌气息融入了自身本源!这意味着,日后以此鼎炼丹,鼎内自成一方小天地,蕴含一丝天威与混沌特性,对于平衡药性、应对丹劫、乃至提升丹药品质,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炼制更高品阶的灵丹,成功率必将大增!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一番。略一思索,他决定开炉炼制一炉相对熟悉,但对火候和药性融合要求极高的四品顶阶丹药——“凝婴丹”。此丹虽对他已无大用,但正是检验丹鼎性能的绝佳选择,成丹亦可赐予门下或兑换资源。
挥手间,数十种珍稀药材悬浮而起,年份药力皆属上乘。赵南指尖弹出一缕元婴真火,落入百草鼎下。与以往不同的是,真火接触鼎身的瞬间,鼎身那些游丝般的雷光微微一闪,真火竟被梳理得更加温顺均匀,热量分布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状态。
“好!”赵南赞了一声,开始按步骤投入药材。他敏锐地察觉到,药材在鼎内被炼化时,药力流失极少,而且在那丝混沌气息的调和下,不同药材之间的药性冲突变得微乎其微,融合过程异常顺畅。鼎灵亦主动配合,引导着药液流转,仿佛一位默契的助手。
炼丹过程行云流水,远超以往。当最后一份药液投入,鼎内药香浓郁到极致,开始凝聚丹纹时,天空中竟隐隐有乌云汇聚之势,虽远不如结婴丹劫,但确是四品丹药引动的小型丹劫征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