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内寂静无声,唯有赵南悠长的呼吸与水珠滴落的节律相互应和。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先前因剧痛而紧绷的脸部线条已然放松。内视之下,玉露丹与回元丹的药力仍在持续发挥着作用,受损的经脉大致接续完好,只余些许暗伤需水磨工夫慢慢温养。丹田之内,那方微小的液态灵湖已恢复了七成左右,灵力如汞,缓缓自行流转,散发出远比炼气期精纯、厚重的气息。
经过这番调息疗伤,他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状态非但没有因重伤而跌落,反而因祸得福,于生死搏杀间将最后一丝驳杂淬炼干净,达到了真正的炼气大圆满。气海充盈,灵台清明,神识圆融,周身灵力澎湃欲沸,那层通往筑基的无形屏障,此刻感知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仿佛一捅即破。
他的目光落在掌心。那里静静躺着一枚龙眼大小、圆润无瑕的丹药。丹药表面氤氲着一层淡淡的灵雾,凝而不散,细看之下,竟有细微的云纹在丹体内部自然流转,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悸又无比渴望的磅礴药力。正是那枚得自古修士洞府的极品筑基丹!
与此丹相比,宗门发放的那枚下品筑基丹,简直如同泥土与明珠的差别。
“炼气圆满,秘境之中,强敌环伺,伤势初愈正需破境以强自身,更有此极品灵丹在手……”赵南低声自语,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权衡着千钧重量,“天时、地利、人和,似乎皆在于此。”
然而,筑基岂是儿戏?无数惊才绝艳的炼气修士止步于此,终其一生无法寸进。过程凶险万分,一旦失败,轻则经脉受损,道基动摇,重则修为尽废,甚至当场爆体而亡。此地虽暂时安全,但毕竟是在危机四伏的血色秘境,一旦闭关时被打扰,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韩老魔那总是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却又字字珠玑的提点。那是在黑山村外,他将《修仙基础要解》玉简交给自己的那个夜晚。
***
寒风萧瑟,月色如水。年轻的赵南握着那枚冰凉玉简,心情激荡又忐忑。
“韩……韩前辈,这修仙之路,炼气之后便是筑基,晚辈资质平庸,不知……”他那时对于前路,满是迷茫。
韩老魔叼着根草茎,嗤笑一声:“筑基?哼,小子,别好高骛远。先把气感练出来再说吧。”
赵南赧然,但仍坚持问道:“还请前辈告知,筑基究竟难在何处?”
韩老魔瞥了他一眼,见他眼神恳切,才懒洋洋道:“难?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无非是‘精气神’三者合一,压缩灵力,化气为液,开辟丹田灵湖罢了。”
“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
“不复杂?”韩老魔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压缩灵力?说得轻巧!那好比让你把一池塘的水,硬生生压成一碗!其间灵力狂暴,稍有不慎,便是经脉尽碎的下场!更需心神高度凝聚,引导那洪流般的药力,一刻不得松懈。多少人就败在心境不稳,或灵力不够精纯上。你以为宗门发的筑基丹为何那般珍贵?就是因为它能护住心脉,增加那几分成功的几率!”
他顿了顿,语气难得带上了一丝严肃:“记住,筑基乃登仙之始,是真正褪去凡胎的第一步。时机至关重要,非到炼气真正圆满,心神、肉体、灵力皆处于巅峰,切不可轻易尝试。但若时机到了,亦不可犹豫畏缩,仙路争锋,讲究的便是一个‘争’字!机缘稍纵即逝,抓住了,海阔天空;抓不住,或许便终生困于炼气,望洋兴叹。”
那时赵南听得似懂非懂,只觉筑基之事玄奥凶险,遥不可及。如今回想,韩老魔的话语字字清晰,尤其是最后那句“时机到了,不可犹豫畏缩”,如同洪钟大吕,在他心中轰然回响。
***
紧接着,丹堂大长老那张慈祥又不失威严的面孔也浮现出来。在收他为亲传弟子后,曾于一次炼丹间隙,特意提点过他关于筑基的关隘。
***
丹房内炉火正旺,药香弥漫。大长老看着赵南操控地火的手法日渐纯熟,微微颔首。
“南儿,你修为已至炼气巅峰,距离筑基不远,有些话为师需提前告知于你。”
“请师尊教诲。”赵南恭敬垂首。
“筑基丹,乃外药辅助,根本还在于自身。”大长老声音平和,“其一,灵力须极致精纯,无有半点虚浮。你常年炼丹,对灵力掌控远胜同阶,此是你之优势。其二,心神须坚韧不拔,能承受灵力化液时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幻象冲击。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需有那么一股‘向死而生’的大决心、大毅力!灵力压缩至极致,如同置身绝境,心中若有一丝怀疑、一丝畏惧,便会功亏一篑!”
大长老目光深邃地看着他:“许多弟子准备万全,灵丹、洞府、护法一应俱全,最终却败了,你道是为何?便是缺了那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之心!切记,切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