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苑丙字区坐落于青云门外门区域的东南角,背靠一片苍翠竹林,前临潺潺溪流,环境清幽,是外门弟子居住区中灵气较为充裕的一片。
赵南搬入七号竹屋的第三日清晨,正推开竹窗准备例行修炼,忽见对面竹屋的门也吱呀一声打开。一位身着灰白相间弟子服的少女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簸箕刚采摘的草药,正准备在院中晾晒。
四目相对,两人都愣了一下。
“苏师妹?”赵南率先认出对方,正是升仙大会上有一面之缘、后来又在小比中交手过的苏婉儿。
苏婉儿显然也认出了他,微微颔首:“赵师兄,你也住这里?”
赵南指了指身后的竹屋:“丙字七号。师妹这是...”
“丙字六号。”苏婉儿浅浅一笑,将手中的簸箕放在院中的石桌上,“没想到竟是邻居。”
阳光洒在少女身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边。虽穿着与其他外门弟子无异的服饰,却掩不住那份清丽脱俗的气质。她动作娴熟地将草药摊开晾晒,显然是做惯了这些事。
赵南这才注意到,苏婉儿院中早已摆放了好几个晾药架,上面各种草药应有尽有,不少还是炼制高阶丹药所需的珍贵材料。
“苏师妹对丹道颇有研究?”赵南忍不住问道。
苏婉儿轻轻捋了捋耳际的发丝,语气平和:“家传的一点皮毛罢了。听说赵师兄在升仙大会的炼丹考核中表现出色,炼制出了极品凝元丹?”
赵南谦逊地摇头:“侥幸而已,比不得师妹家学渊源。”
二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回去修炼。修仙之人大多不喜过多俗礼,能点头致意已算是邻里和睦了。
然而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几乎每日都能碰面。
有时是赵清晨练剑时,看见苏婉儿在院中打理药草;有时是赵南从讲法堂回来,遇见采药归来的苏婉儿;甚至有一次,赵南炼丹失败,满身焦糊味地走出丹房,正好撞见一脸关切的苏婉儿。
“赵师兄这是...”苏婉儿看着他被熏黑的脸庞,忍不住掩口轻笑。
赵南尴尬地抹了把脸:“尝试炼制一炉新的丹药,火候没掌握好。”
苏婉儿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玉瓶递过来:“这是清心丹,能宁神静气,对恢复灵力也有帮助。师兄不妨试试。”
赵南接过玉瓶,触手温润,打开一看,里面是三颗圆润如玉的丹药,散发出清凉香气。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这太贵重了...”赵南想要推辞。
苏婉儿却摇摇头:“丹药炼出来本就是给人用的。况且邻里之间,互相照应也是应该的。”
赵南心中感激,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纸包:“这是我前几日炼制的凝气丹,品质尚可,师妹若是不嫌弃...”
苏婉儿接过纸包,轻轻打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上品凝气丹?赵师兄的炼丹技艺果然精湛。”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互赠丹药的交情。
赵南发现苏婉儿对丹道的理解远超常人,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醒他在炼丹中的困惑。而苏婉儿也惊讶于赵南在雷法上的造诣,有时会请教一些法术施展的技巧。
一个月圆之夜,赵南正在院中练习御剑术,青锋剑在空中划出道道青光,却总在某个转折处略显滞涩。练习多次仍不得要领,不禁有些烦躁。
“赵师兄的御剑术已颇具火候,只是灵力运转似乎过于刚猛了。”一个轻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赵南转头,见苏婉儿不知何时站在自家院中,正静静地看着他练剑。
“苏师妹有何高见?”赵南收剑问道。
苏婉儿沉吟片刻:“我曾见一位长辈御剑,说是剑如流水,意随心动。师兄不妨试试将灵力放柔和些,不必追求速度,先求顺畅。”
赵南依言尝试,果然感觉青锋剑操控起来顺手了许多。虽然速度慢了些,但转折之间再无滞涩之感。
“多谢师妹指点。”赵南由衷感谢。
苏婉儿浅浅一笑:“礼尚往来而已。师兄前日赠我的那瓶凝神丹,帮我解决了修炼中的一个难题呢。”
又一夜,赵南正在研读《基础符箓大全》,对其中一个复杂符文的绘制感到困惑。苦思无解之下,他推开窗想透透气,却见对面苏婉儿院中亮着灯火,少女正专注地绘制着什么。
好奇心起,赵南轻声唤道:“苏师妹还未休息?”
苏婉儿抬头,见是赵南,笑了笑:“在研究一个新的丹药配方,有些难点尚未突破。”
赵南心中一动,拿着那本符箓大全走过去:“正好我也有个难题,不如我们交换看看?”
二人就在院中石桌旁坐下,各自讲解起遇到的难题。出乎意料的是,虽然丹道与符道看似不相关,但在灵力的精细操控上却有许多相通之处。苏婉儿从丹药炼制角度提出的建议,竟让赵南对符文的绘制有了新的理解。
而赵南从雷法中领悟的灵力爆发技巧,也给了苏婉儿调整丹火的新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