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大会的测试广场上,万头攒动,声浪如潮。白玉铺就的广阔广场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延绵数里的场地被划分成数十个区域,各色宗派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符纹流转着淡淡的灵光。空中不时有修士御剑掠过,拖曳出绚丽的光尾,引得下方等待的少男少女们阵阵惊呼。
赵南站在蜿蜒如长龙的队伍中,掌心微微沁出薄汗。他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在锦衣华服的考生中显得格外朴素。三日前与同伴们抵达这仙家圣地时,他便被这恢弘气象所震撼——高耸的测灵台直插云霄,台基上雕刻着繁复的阵法纹路,隐隐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灵力波动。
“下一个,赵南!”执事弟子清亮的声音穿透喧闹,清晰地传入耳中。
赵南深吸一口气,稳步踏上测灵台。台面冰凉的温度透过薄薄的鞋底传来,让他心神为之一清。台中央矗立着一块两人高的晶莹玉石,表面光滑如镜,内里仿佛有液态的光华在缓缓流转,这便是能测定修仙资质的奇宝——测灵石。
“将手掌贴于石上,注入一丝灵力即可。”一旁的白须老者半阖着眼皮,声音平淡无波。但赵南能感受到对方身上如渊似海的灵力波动,显然是位深不可测的宗门长老。
赵南依言将右手平贴在冰凉的玉石表面。他闭目凝神,刻意放缓呼吸,从丹田中引出一缕精纯的土系灵力,缓缓渡入测灵石中。他记得韩老魔的叮嘱:测灵需心静如水,急于求成反而会影响灵根的真实显现。
一息,两息...测灵石毫无反应。
台下开始有窃窃私语声,几个排在后面的华服少年掩口轻笑,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赵南面不改色,继续平稳输送灵力,心中默念静心诀,将外界干扰隔绝在外。
突然,测灵石终于有了反应!一阵灰蒙蒙的光芒从石心深处泛起,如同晨雾般向上蔓延,速度缓慢得令人心焦。
一寸,两寸,三寸...灰芒攀升到四寸高度时,明显后继乏力,光芒也变得黯淡不稳。赵南咬牙,将更多本命灵力注入其中,灰芒勉强又上升一寸,最终停滞在五寸高度,不再动弹,光芒浑浊而微弱。
“五寸灰芒,灵根混杂,评级中等。”白须长老面无表情地宣布结果,挥袖示意执事弟子记录在册。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测灵区。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唏嘘声,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嘲笑。中等评级,在天才云集的升仙大会上只是勉强合格,注定与大宗门无缘。
就在这时,前排测灵区突然爆发出震天欢呼,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只见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手掌下的测灵石正迸发出耀眼的七尺虹光,五彩斑斓的光华冲天而起,将整个测灵台映照得熠熠生辉,连天上的云彩都染上了瑰丽的色彩。
“天呐!七尺虹光!这是天灵根啊!”
“五彩斑斓,竟是五行天灵根!百年难得一遇!”
“那是林家少爷林风羽,果然是天之骄子...”
惊叹声、羡慕声、阿谀奉承声不绝于耳。几位一直闭目养神的长老也纷纷睁开双眼,目光热切地看向那天才少年,眼中满是发现瑰宝的欣喜。
相比之下,赵南那五寸灰芒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感觉无数道目光扫过自己,带着怜悯、不屑甚至是毫不掩饰的嘲讽。那些目光如同实质的针芒,刺得他肌肤生疼。
一瞬间,强烈的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赵南低下头,看着自己粗糙长茧的手掌,想起深山采药时险些丧命的艰辛,想起母亲病榻上殷切的期盼,想起无数个日夜不辍的苦修...难道这一切努力,终究敌不过天生的灵根资质吗?
就在心情沉至谷底时,赵南忽然感觉心口微微一热,那枚融入体内的玉佩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情绪波动,传递来一丝清凉如泉的意念。他猛然想起韩老魔曾经在月下对他说的那番话:
“修仙之路,灵根资质固然重要,却非唯一。古往今来,多少惊才绝艳之辈,并非都是天灵根。心性、毅力、机缘,无一不是决定能走多远的关键。徒儿,记住,仙路漫漫,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走得最稳的。”
赵南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如铁。他缓缓收回贴在测灵石上的手掌,向长老恭谨地行了一礼,转身稳步走下测灵台。他的背脊挺得笔直,步伐沉稳有力,丝毫没有因为评级不佳而显得颓唐。
“等等。”白须长老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赵南停步回首:“长老有何吩咐?”
老者目光如电,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仿佛要将他里外看个通透:“你刚才注入灵力时,似乎有所保留?老夫观你灵力运转圆融通达,不似寻常中等资质那般滞涩。”
赵南微微一愣,随即坦然道:“弟子只是平稳输送,未曾刻意保留。或许是平日修炼时注重根基打磨,故灵力较同阶精纯些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