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玉佩自行引动灵气,形成远超预期的聚灵效果后,赵南的心便再也无法平静。那浓郁如雾的灵气环绕周身、修为快速增长的美妙滋味,如同最醇香的美酒,令人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但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头脑。谨慎和多疑,早已深入他的骨髓。他首先做的,并非是立刻沉醉于修炼,而是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
他换了一个位置,甚至特意离开了洞府,在山林间另寻了一处灵气同样稀薄的地方。当他再次盘膝坐下,运转《引气诀》时,胸口的玉佩果然再次微微震颤,那股无形的牵引之力再次出现,将周围更大范围内的稀薄灵气温和地汇聚而来,虽然效果因环境差异略有不同,但远超自然状态的修炼环境却是确凿无疑的。
“果然……并非偶然,也非那废弃阵痕之故,而是玉佩本身之能!”赵南眼中精光闪烁,得出了最终结论。这玉佩,竟能在他修炼时,自行汇聚周遭灵气,形成一种无形的、移动的“聚灵领域”!
狂喜之后,一个更大胆、更令他心跳加速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若是自己成功布置出真正的聚灵阵,再配合玉佩这神异无比的汇聚之能,二者叠加,效果将会何等恐怖?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他再次将神识沉入那枚《阵道初解》玉简之中,这一次,他的目标无比明确——攻克那最基础的“小聚灵阵”!他不再将其视为一个难以企及的高深技艺,而是看作了能够最大化发挥玉佩神效的关键“引子”和“放大器”!
之前失败的经验并非毫无价值。他反复回忆、推演每一次失败时灵力的波动、灵石光芒连接的程度、以及最终崩溃的节点。结合玉简中的理论,他渐渐琢磨出一些门道:或许是节点摆放的方位有毫米之差,或许是引导灵力的法诀注入的时机和力度稍有偏差,或许是不同属性灵石之间的微弱排斥未能完美中和……
阵法之道,苛求精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拿出了比之前钻研法术、炼制丹药时更加十足的耐心和专注。他用树枝在地面上反复推演阵势布局,用手指在虚空无数次勾勒基础符文,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形成肌肉记忆。
数日后,自觉准备已然充分,赵南再次忍痛取出了三枚下品灵石。这几乎是他目前能动用的最后储备了,若再失败,短时间内将再无灵石可供他挥霍练习。
洞府之内,寂静无声。赵南屏息凝神,目光锐利如鹰隼,仔细地在地面上刻画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精准、流畅的导灵沟槽。每一个转折,每一道弧线,都力求与玉简中记载的标准图谱分毫不差。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三枚灵石。这一次,他并非随意放置,而是以神识细细感知着每一枚灵石内部那微弱却独特的灵气波动属性,按照玉简中提及的“相生相济”之理,微调了三枚灵石在三个节点上的最终落点方位。甚至,他还尝试调整了灵石嵌入地面的角度和深浅。
当最后一枚灵石轻轻嵌入预定的节点,形成一个完美的“三才”阵势时,赵南深吸一口气,站于阵眼之位,双手缓缓抬起,十指如同穿花蝴蝶般掐动那个已然练习了成千上万次的启动法诀。
他的动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稳、流畅,指尖流淌出的灵力纤细而稳定,精准地打入三个灵力节点之中。
“嗡……”
一声极其轻微、却真实存在的嗡鸣声在洞府内响起!
三枚下品灵石应声同时亮起,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赤、黄、蓝三色光华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灵气属性,彼此之间不再像之前那样闪烁不定、试图连接又溃散,而是轻而易举地延伸出三道清晰的灵光丝线,瞬间在空中交汇于阵眼上方!
一个肉眼可见的、淡薄的三色光罩微微一闪,如同倒扣的碗,将方圆数尺的范围笼罩在内!
成功了!
真正的“小聚灵阵”!
赵南心中一喜,但立刻压下情绪,仔细感知。阵法已然成型,正在缓缓运转,试图汲取周围的天地灵气。然而……效果却依旧令人有些失望。
或许是因为他使用的只是最劣质的下品灵石,或许是他的布阵手法依旧不够纯熟,这阵法汇聚灵气的速度虽然比自然状态好了不少,但依旧缓慢,汇聚而来的灵气浓度,大概只提升了两成左右。对于修炼虽有助益,但远谈不上显着,甚至有些对不起那三枚不断消耗灵气的灵石。
“果然……仅凭我自己,即便成功布阵,效果也有限。”赵南心中刚刚升起的喜悦被现实的冷水浇灭了大半,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阵法之道,艰难至此。
然而,就在他心中微感失落,习惯性地准备运转功法,尝试这微弱聚灵效果的同时——
贴于他胸口皮肤的那枚神秘玉佩,再次毫无征兆地、轻轻地颤动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