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山村尚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鸡鸣声此起彼伏。
赵南却早已洗漱完毕,站在自家小院里,感受着体内那缕微弱却真实不虚的灵力缓缓自行流转,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力量感萦绕周身。一夜之间,天地在他眼中已焕然一新,空气里那些跃动的灵气光点虽不似夜间引气时那般清晰可见,却也能模糊感应到它们的存在。
成功的狂喜过后,沉淀下来的是更多的疑惑和一种迫切的求知欲。《引气诀》只指引了如何引气入体,炼气一层之后呢?灵力该如何增长?如何运用?那枚玉佩又究竟是什么?韩老魔……
想到那位神秘老者,赵南不再犹豫。他深知机缘稍纵即逝,这位引路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求教。他仔细地将那三枚下品灵石和记载《引气诀》的灰布包裹贴身藏好,推开柴扉,快步朝着记忆中韩老魔消失的方向寻去。
村外小路蜿蜒,沾着清晨的露水。赵南屏息凝神,努力放大感官,试图捕捉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气息。炼气一层的修为虽微不足道,却也让他五感敏锐了许多。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就在他快要怀疑自己是否找错方向时,一阵淡淡的、与周围草木清香截然不同的酒气随风飘来。
精神一振,赵南循着酒味走去,绕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出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一块光滑的大青石上,一个穿着普通粗布衣服的老者,正跷着腿,优哉游哉地拿着一只朱红色的酒葫芦,对着溪水自斟自饮,不是韩老魔又是谁?
他仿佛早就料到赵南会来,头也没回,声音带着一丝宿醉未醒的慵懒,却又清晰地传入赵南耳中:“小子,扰人清梦,可是要赔酒的。”
赵南心中一凛,连忙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晚辈赵南,拜见韩老先生!多谢老先生昨日指点之恩!”
韩老魔这才慢悠悠地转过头,浑浊的老眼在赵南身上扫了扫,嘴角撇了撇:“啧,炼气一层,马马虎虎,比老头子我想的还慢了点。”话虽如此,他眼中却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讶异,三天引气成功,对于一名灵根平庸、毫无基础的凡俗少年而言,这速度已算得上惊人了,尤其最后关头,他似乎感应到了一股奇异的波动助其宁神。
赵南老脸一红,诚实地回答道:“晚辈愚钝,险些未能成功,最后全赖……”他顿了顿,不知该不该提及玉佩之事。
“全赖你自个儿运气不错,总算没笨到家。”韩老魔却打断了他的话,似乎不欲深究,晃了晃酒葫芦,“有什么屁快放,老头子我的酒快没了。”
赵南不敢怠慢,连忙将昨夜修炼的感受,以及如今踏入炼气一层后对前路的迷茫一一说出,重点询问后续修炼的法门以及灵力的运用之法。
韩老魔仰头灌了一口酒,咂咂嘴,漫不经心地道:“修炼之道,无非‘水磨工夫’四个字。炼气期共分十三层,前三层为初期,中三层为中期,后三层为后期,最后四层则是巅峰圆满,为筑基做准备。你既已入门,便继续运转那《引气诀》,不断吸纳灵气,淬炼压缩,填入丹田即可。功法粗浅是粗浅了点,够你用到炼气三四层了。”
他瞥了一眼凝神倾听的赵南,又道:“至于灵力运用,哼,空有灵力而不懂驱使之法,如同抱着金碗讨饭。修仙百艺,法术、符箓、炼丹、炼器、阵法,皆乃运用灵力的法门。贪多嚼不烂,你小子灵根斑杂,五行皆有,却都不突出,炼丹炼器暂且别想,阵法需大量资源研习,也非你如今能奢望。眼下对你最实用的,不过是几手保命的小法术和绘制几张符箓罢了。”
赵南闻言,心中既有些失望,又觉豁然开朗,连忙追问:“恳请老先生指点法术与符箓之道。”
韩老魔斜睨着他,忽然问道:“你昨日引气,最后关头是何感受?”
赵南仔细回想,认真答道:“心如乱麻,焦躁欲弃之时,忽得一股清流自胸口涌入,助晚辈宁定心神,方才成功。”
“哼。”韩老魔轻哼一声,“那便是了。修行之路,坎坷漫长,外魔内扰层出不穷。心若不静,则神易散,气易躁,轻则修行受阻,重则走火入魔,万劫不复。今日我便送你八个字,你需刻在心里,时时谨记——”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严肃低沉,带着一种直透人心的力量:
“*心静如潭,意守丹田。
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在赵南的心神之上。他浑身一震,只觉这简单八字中蕴含着无穷的韵味,仿佛将修行中最根本的要点一语道破。躁动的心绪随之平复,丹田处那缕自行旋转的灵气也似乎变得更加温顺可控。
“心静如潭,意守丹田……”赵南反复默念了几遍,只觉受益匪浅,再次深深一揖,“晚辈谨记老先生教诲!”
“嗯。”韩老魔对他的态度似乎还算满意,又灌了一口酒,这才慢吞吞地从那件看似破旧的粗布衣服里摸出两枚颜色古旧、边缘有些磨损的玉简,随手抛了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