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患:“不管是官员、工匠、乞丐,还是老人、小孩、残疾人,都一样用心护理,不看穿着、不看身份。”
【解释】:穿绫罗的和穿补丁的,伤口疼是一样的,都要按法子处理;
【案例对照】:反面(王丫头嫌工匠穿得破敷衍包扎),正面(玲儿给老乞丐治冻疮,先洗手再擦药)。
操作不简:“教的护理法子(如冷水冲烫伤一刻钟、骨折固定绑三圈),一条都不能省,哪怕病患说‘麻烦’,也要劝着做完。”
【解释】:省一步可能留隐患,比如烫伤少冲五分钟,容易留疤;
【案例对照】:反面(学员测体温没等够时辰,导致老人高热),正面(钱贵给士兵包扎,严格按 “先冷敷再绑”,没省一步)。
主动告知:“给病患讲清楚‘怎么护理、什么时候复诊、哪些要注意’,比如治咳嗽要讲‘别吃辣’,治冻疮要讲‘别烤火’。”
【解释】:百姓不懂医,讲清楚了才不会做错;
【案例对照】:反面(护理员没说 “冻疮别烤火”,病患烤火后更严重),正面(小莲给灾后百姓讲 “防疮要晒被褥”,百姓照做后疮少了)。
及时回应:“病患喊护理员,要马上应,别让人家等;自己解决不了的(如重病、急病),要立刻找讲师或大夫,别耽误。”
【解释】:等得久了,病患会慌;耽误了,可能出大事;
【案例对照】:反面(李丫头躲着老乞丐,让人家等了半个时辰),正面(江丫蛋听到孩子哭,立刻跑过去,及时处理惊厥)。
记录属实:“护理记录(如伤口情况、用药时间)要写真的,别瞎编,比如没测体温就别写‘体温正常’。”
【解释】:记录是后续护理的依据,瞎编会害了病患;
【案例对照】:反面(学员编体温记录,导致老人误判病情),正面(春桃每次记录都核对三遍,确保没错)。
互助协作:“看到其他护理员忙不过来、或做错了,要主动帮、及时提醒,别看着不管。”
【解释】:护理是团队的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大家一起上;
【案例对照】:反面(有人看着王丫头敷衍包扎,没提醒),正面(孙强看到吴丫头绑骨折不牢,主动帮着重新绑)。
在 “职责清单” 之外,规范还明确 “义务准则”(4 条),划定护理员 “该守什么”:
保护隐私:“病患说的家里事、病情(如女子难产、老人喘症),不能跟外人说,哪怕是家人问,也要经病患同意才讲。”
【解释】:谁都不想自己的难处被外人知道;
【案例对照】:反面(护理员泄露大户人家病情,导致闹事),正面(小莲守着灾后女子的难产情况,只跟大夫说)。
廉洁收礼:“百姓送的小礼物(如鸡蛋、布料、点心),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的,要登记,不能收银钱、银钗、玉器这些贵重东西。”
【解释】:收贵重东西,会让百姓觉得 “护理坊要收钱”,坏了名声;
【案例对照】:反面(护理员收银钗,被传 “收钱办事”),正面(江丫蛋推不掉百姓的鸡蛋,就分给其他护理员和病患)。
勤学不怠:“每月要学 3 次新的护理知识、1 次伦理规范,学不会的要问,不能说‘反正会包扎就行’。”
【解释】:护理知识在变,伦理规范要记牢,才能一直帮到百姓;
【案例对照】:反面(老护理员刘婶不愿学新规范,说 “老法子够用”),正面(玲儿主动学江南工匠护理,还教给其他学员)。
知错就改:“做错了(如包扎不牢、说错护理法子),要立刻道歉,及时改正,别找借口,更别瞒着。”
【解释】:瞒错会害病患,道歉改正,百姓才会继续信任;
【案例对照】:反面(学员包扎不牢,还说 “是病患动了”),正面(吴丫头说错烫伤处理,立刻道歉,重新教病患)。
最后,规范划定 “道德底线”(3 条),明确护理员 “绝不能做什么”:
不推诿病患:“不管病患多脏、病情多麻烦,都不能说‘别来找我’‘我不会’,实在不会的,要找能帮的人,不能把人赶走。”
不误导用药:“不能为了让病患多来,故意说‘你这病要治半年’‘这药要多买’,要按实际情况说。”
不利用职权谋私:“不能用护理员的身份,跟百姓要东西、让百姓帮忙干活,更不能收了好处就优先给人办事。”
规范初稿写好后,江兰让春桃抄了十份,分发给各护理所、合作医馆和太医院,征求修改意见。太医院的王太医提了 “加入‘尊重主仆界限’”—— 清代主仆等级森严,护理员若对主子过于随意,会惹麻烦。江兰据此补充:“对皇室、官员家眷护理时,要守礼仪,但病情处理上仍需平等,不能因是主子就简化步骤,也不能因是仆人就敷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