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这一夜观星悟道的收获,命名为“星轨参同契”。意在参悟星辰轨迹,以其秩序补充混沌之变化,达到某种“同契”的境界,丰富自身混沌之道的底蕴。
接下来的日子,孙建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白日里,他会花少量时间处理岛务,听取墨玉的情报汇总,对青木岛的发展做出一些方向性的指示。大部分时间,则用于巩固修为,演练新领悟的混沌神通,并持续以“星轨参同契”的方法,引动微薄星辰之力,滋养、完善自身的混沌内景。
他也在不断研究那复苏的星辰古木枝干。随着他对星辰之道理解的加深,与这截枝干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他甚至能通过枝干上那点嫩芽,模糊地感应到一种遥远、混乱、充满悲伤与毁灭的“回响”,那似乎是来自星陨之地,来自主干被污染、被焚烧时留下的印记。这让他对暗炎殿的威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此期间,青木岛并未因孙建的低调而沉寂,反而越发显得生机勃勃。
“贡献阁”的制度彻底运转开来,岛民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些有炼丹、炼器天赋的散修,在得到基础资源支持后,开始尝试炼制低阶丹药和法器,虽然品质一般,却很好地满足了岛内底层修士的需求,甚至开始有少量盈余,准备用于未来可能的外部交易。
灵田的产出也日益丰富。第一批中阶灵植“玉髓米”和“青元果”相继成熟,其蕴含的灵气远超普通灵谷,对筑基期修士有不错的辅助效果。墨渊长老特意将第一批收获的大部分供奉给孙建,孙建只取了一小部分用于品尝和研究,其余则赐下,作为对贡献突出者的奖励,更是激发了众人的热情。
岛上的凡人也在灵气滋养下,体质明显增强,孩童中出现有灵根资质的比例似乎也有所提升。一个良性循环正在青木岛内部形成。
这一日,墨玉前来汇报,提及了一件事:“师兄,近期周边海域似乎有些不太平。有几股小型的海盗势力,以及一些行事诡秘的修士,一直在我们岛屿外围徘徊窥探,但慑于大阵威名,不敢靠近。另外,我们派往附近‘流波坊市’采购必需物资的弟子回报,坊市中关于我们青木岛和师兄您的议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招揽和试探的声音。”
孙建闻言,神色不变。树大招风,这是必然。青木岛这块新晋福地,就像一块肥肉,吸引着各方势力的目光。之前的金鹏翎羽袭击是明枪,这些窥探和议论则是暗箭。
“无妨。”孙建淡淡道,“加强巡逻,无需主动挑衅。若有不开眼敢靠近大阵攻击范围,依阵规处理即可。至于外界的议论……暂且由他。”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考量:“不过,青木岛也不能一直完全封闭。待时机成熟,或许可以有限度地开放部分外围区域,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易,也好了解外界动向。”
纯粹封闭固然安全,却也如同闭门造车,不利于长远发展。混沌之道,也需纳百川方能成其大。如何在不危及根本的前提下,与外界进行有限的接触和交换,是他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是,我明白了。”墨玉点头应下,随即又递上一枚玉简,“这是近期整理的外界情报汇总,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据说‘天机阁’近期可能会发布新一期的‘潜龙榜’与‘风云榜’,外界猜测,师兄您的名字,很可能首次上榜,而且排名……不会低。”
“天机阁?潜龙榜?”孙建眉梢一挑。他听说过这个组织,是东神州一个极为神秘的情报与分析机构,以其发布的各种榜单(如列金丹才俊的“潜龙榜”,列元婴强者的“风云榜”等)而闻名于世,虽不涉争斗,但其榜单公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上榜,意味着他将被置于整个东神州层面的关注之下,名誉与风险都将倍增。
“知道了。”孙建接过玉简,神色依旧平静。虚名于他,确是负担,但既然避不开,那便坦然受之。正好也可借此,看看这东神州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挥退墨玉,独自沉吟。
内,混沌元婴初成,星轨初参,青木岛根基日固。
外,暗流涌动,榜单将出,星陨谜团待解。
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但他的脚步,却愈发沉稳坚定。他就像一位耐心的棋手,一边巩固基本盘,一边落子布局,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将这盘越来越大的棋,一步步推向自己期望的方向。
而此刻,他需要做的,依旧是积累。积累实力,积累底蕴,积累……足以应对一切变数的资本。
喜欢我在修真界讲科学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在修真界讲科学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