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枫谷深处,一处名为“静心崖”的洞府外,常年萦绕着淡淡的青色灵气,如薄雾般缥缈,却又带着结丹修士特有的威压,让路过的低阶弟子无不屏息凝神,快步绕行。
洞府内,光线昏暗,唯有中央石台上镶嵌的三颗“夜光珠”散发着柔和的白光,照亮了周围整齐摆放的符纸与玉器。李致远盘膝坐在石台中央,一身月白色道袍衬得他面容清俊,只是眉宇间总带着几分疏离,双目微闭,双手结着“龙吸功”的印诀,周身灵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涌入体内,顺着经脉流转,最终汇入丹田处那枚核桃大小、莹润剔透的青色丹丸中。
“呼……”半个时辰后,李致远缓缓收功,吐出一口带着淡淡丹香的浊气,睁开眼时,眸中闪过一丝青色灵光,随即又恢复平静。他抬手摸了摸丹田,感受着结丹后稳固的修为,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自突破结丹期,他在黄枫谷的地位便水涨船高,可这份荣耀并未让他生出半分交际的兴致,反倒觉得闭门修炼才是正道。
他起身走到法器架前,拿起一枚刻满符文的罗盘,指尖拂过上面的阵纹,眼神专注。这是他前些日子筑基弟子赠送的“天衍罗盘”,据说能辅助推演阵法,只是里面的阵纹残缺了几处,他正想着如何修补。至于洞府外那些低阶弟子的敬畏、同门修士的拉拢,他向来不甚在意,对他而言,修为突破、术法精进,才是修仙路上唯一的追求。
可李致远不知道的是,他这份“闭门修炼”的态度,早已在黄枫谷高层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黄枫谷雷万鹤坐在首位的玉椅上,面色沉郁。他一身紫红色道袍,腰间挂着一枚象征谷主身份的“枫纹玉佩”,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下方站着的两人,语气带着几分不满:“你们说说,这李致远到底是怎么回事?结丹也有几个月了,别说收徒,就连宗门的月度议事都不来!”
下方站着的正是李化元与红拂。李化元穿着青灰色道袍,面容儒雅,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雷师兄,致远师弟性子本就孤僻,入黄枫谷时,便不爱与人打交道,如今结丹了,怕是更看重修为了。”
红拂则是一身红衣,身姿绰约,她手中把玩着一枚红色流苏,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话是这么说,可哪有结丹修士不收徒的?咱们黄枫谷如今虽说有五位结丹修士,可真正能传承衣钵、为宗门培养后辈的,也就您和化元师兄。若是都像致远师弟这样只管自己修炼,再过几十年,等咱们这批人老去,宗门哪还有能撑场面的修士?”
雷万鹤重重一拍扶手,声音提高了几分:“红拂说得对!修仙界讲究传承,宗门要发展,靠的就是一代代弟子接力。他李致远占着结丹修士的资源,却半点不为宗门着想,这像话吗?今日我就带你们去静心崖,亲自跟他说!”
说罢,雷万鹤起身,周身灵气一动,便化作一道紫红色流光朝静心崖飞去。李化元与红拂对视一眼,也连忙跟上,三道灵光划破黄枫谷的天际,引得不少弟子驻足观望,纷纷猜测谷主此行的目的。
静心崖洞府外,雷万鹤的声音带着结丹修士的威压,清晰地传入洞内:“致远师弟,为兄雷万鹤,携化元、红拂前来拜访,还请开门一见。”
洞内的李致远正拿着天衍罗盘推演阵纹,听到声音,眉头微蹙。他素来不喜与人应酬,尤其是雷万鹤,压根不熟,可对方毕竟是黄枫谷有名的金丹修士,他也不好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收起罗盘,抬手一挥,洞府的石门便缓缓打开,露出外面三道身影。
“见过雷师兄,化元师兄,红拂师姐。”李致远拱手行礼,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雷万鹤走进洞府,目光扫过洞内简单的陈设,心中的不满又多了几分——这洞府除了修炼用的器物,连件像样的装饰都没有,可见李致远平日里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开门见山:“致远师弟,今日前来,是有一事想跟你商量。你结丹已有三年,按照宗门规矩,结丹修士可收三到五名亲传弟子,传承自己的术法,也为宗门培养人才。你倒好,至今一个弟子都没收,这可不合常理。”
李致远闻言,神色依旧平静:“雷谷主,并非我不愿收徒,而是实在没什么好人选。而是我一向孤僻。”
“不符合?”雷万鹤皱起眉头,“宗门几百筑基弟子,难道就没有一个入得了你的眼?就算没有,也可先收几个资质尚可的,慢慢教导。你这般推脱,岂不是让宗门的资源白白浪费?”
一旁的李化元连忙打圆场:“雷师兄息怒,致远师弟或许有自己的考量。师弟,其实收徒也未必非要一步到位,先挑选几个有潜力的弟子带在身边,观察一段时间也好。我那几个弟子都是这样挑出来的。”
红拂也附和道:“是啊,致远师弟。收徒不仅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你自己。日后你若外出历练,身边有个得力的弟子打理事务,也能省去不少麻烦。再说,宗门发展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你若是能培养出几个优秀的弟子,对宗门而言也是大功一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