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脉络的成功凝聚,如同在林墨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不仅仅是自身力量的提升,更让他对星辰之力的运用,尤其是星符与阵道,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灵感。
他不再满足于制作单一的、功能固定的实体星符。丹田内那相互依存、流转不息的北辰—辅星体系,仿佛一个最完美的范本,在不断提醒着他——组合与联动,才是星辰法则更深层次的体现。
“既然星辰可以成体系运行,那么星符,为何不能组合成阵?”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林墨的脑海。
他立刻开始行动。首先,他将自己目前掌握最熟练的几种基础星纹——定星纹、辉光纹、芒刺纹、旋涡纹的特性,再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推演。
定星纹:核心在于“恒定”、“稳固”,能量内敛,擅长防御、镇压、稳定结构。
辉光纹:核心在于“显现”、“扩散”,能量温和,擅长照明、显形、驱散阴邪。
芒刺纹:核心在于“穿透”、“锐利”,能量凝聚于一点,擅长单体攻击、破防。
旋涡纹:核心在于“牵引”、“扰乱”,能量动态流转,擅长控制、偏转、范围干扰。
这些星纹,看似功能单一,但若能以某种“阵势”将它们组合起来,是否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他首先尝试最简单的两两组合。
以星辰铁碎料(之前制作符箓剩余)为基,他同时引导两道星辉,尝试将 “定星纹” 与 “旋涡纹” 烙印在同一块符胚上。这并非简单的并列,而是需要找到两个纹路能量流转的节点,让它们相互衔接,形成循环。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定星纹的稳固特性与旋涡纹的动态流转产生了冲突,符胚在成型的瞬间便能量失衡,炸裂开来。
第二次,他调整了两个纹路的相对位置和能量输出比例,让旋涡纹的牵引之力作用于定星纹的外围,形成一种“外动内静”的结构。这一次,符胚稳定了下来,成功形成了一枚兼具内部稳固与外部扰动的“定旋符”!激发之后,能在小范围内形成一个稳定的能量核心,同时外围产生旋转的牵引力场,既能防御,又能偏转对手的攻击,效果远超单一星符!
成功鼓舞了林墨。他继续尝试其他组合。
将 “辉光纹” 与 “芒刺纹” 结合,意图创造出一种先以强光致盲,再以芒刺突袭的复合符箓。这个过程更为艰难,辉光的扩散性与芒刺的凝聚性几乎是两个极端。经过数十次失败的尝试,林墨终于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他以辅星星辉勾勒芒刺纹,以其灵动特性增强穿透速度;以北辰星辉勾勒辉光纹,以其恒定特性约束光芒的扩散范围,使其更加凝聚。最终,一枚“辉芒符”成功诞生!激发时,先是一道凝聚不散的刺目强光爆发,干扰视线与感知,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道速度快、穿透力极强的芒刺攻击,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复合星符的成功,让林墨的思路彻底打开。他不再局限于两两组合,开始构思更复杂的、由多个基础星符构成的——星符阵!
受丹田内双星体系的启发,他首先构想了一个最简单的攻击性符阵——“双星流转阵”。
这个符阵的核心思路,是以一枚“北辰定星符”作为阵眼,提供稳定的能量核心与指挥中枢;再以三到五枚“辅星芒刺符”作为攻击节点,环绕北辰符运转。通过特定的排列与能量连接,使得这些芒刺符的攻击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受到北辰符的引导,进行交替射击、集中攒射、甚至轨迹变幻,形成连绵不绝、轨迹刁钻的攻击浪潮!
他甚至推演,若能加入“旋涡符”进行辅助,还能进一步扰乱对手的闪避空间;加入“辉光符”,则能干扰感知。
当然,这还仅仅停留在构想阶段。要实现它,需要解决太多问题:不同星符之间的能量通道如何稳定连接?如何确保北辰符能精准引导其他符箓?符阵的载体是什么?如何瞬间激发?这涉及到更深奥的符阵原理与炼器知识,远非他现在所能掌握。
但有了方向,便有了前进的动力。
林墨将“双星流转阵”的初步构想仔细记录下来。他知道,这将成为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符阵之道上的主要攻克目标。
双星耀空,不仅照亮了他的丹田,更照亮了他通往星辰阵道的前路。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对敌之时,挥手间星符如雨,阵列如星,交织成一片属于他的璀璨杀阵!
喜欢时渊之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时渊之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