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集团赞助的节目?”林晚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的惊喜瞬间冷却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警惕和一丝了然。果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这是个机会,但也是个陷阱。”顾言深语气平静地分析,“楚薇薇想把你推到聚光灯下。如果你表现出色,她会觉得你配不上我,不过是侥幸;如果你表现不佳,或者言行有失,她就有理由大肆渲染,证明你的‘不堪’。”
林晚星咬着下唇,沉默了片刻。她明白顾言深的意思。这就像走钢丝,下面铺着的不是安全网,而是楚薇薇精心布置的荆棘。
“你觉得……我应该去吗?”她抬起头,看向顾言深,眼神里带着询问,而不是依赖。她想听听他的看法,但决定,她想自己做。
顾言深看着她眼中闪烁的、不再是迷茫而是思考的光芒,心中微动。他的星星,在学着独立判断了。
“去或不去,都有利弊。”他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她,“不去,可以避免风险,但可能会被解读为怯场,或者……需要我的庇护。去,是挑战,但也是展示你自己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去,以及,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她想起在顾家老宅,顾父那个带着考校意味的问题,想起顾母眼神里的轻视,想起楚薇薇那看似得体实则傲慢的笑容。
她不想永远躲在顾言深的身后。她不想被人贴上“顾言深女朋友”的标签,而忽略了她本身是谁。她是林晚星,是A大历史系的学生,是“林家面馆”长大的孩子。她有她的世界,她的热爱,她的价值。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更加认定她的“不配”。
她转过身,眼神已经变得清明而坚定:“我想去。”
顾言深看着她,没有意外,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想好了?”
“嗯。”林晚星点头,“这不是楚薇薇给我的机会,这是节目组给我的机会。我要去,而且要好好表现。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站在你身边,不是因为我幸运,而是因为……我林晚星,本身就有这个价值。”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力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
顾言深走到她面前,抬手,轻轻拂开她颊边的一缕碎发,目光深邃:“好。我支持你。”
他没有说“我帮你打点好一切”,而是说“我支持你”。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进入了备战状态。她婉拒了节目组提供的“沟通稿”,坚持要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她重新翻出那篇关于民间饮食文化的小文章,深入查阅资料,梳理逻辑。她甚至拉着顾言深当听众,模拟现场可能遇到的问题,练习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
顾言深看着她废寝忘食的样子,既心疼又骄傲。他让王助理悄悄搜集了节目主持人和其他嘉宾的资料、风格,以及可能涉及的话题范围,整理成简洁的要点给她参考,但绝不干涉她的思考和表达。
他只是在深夜她累得趴在书桌上睡着时,轻轻把她抱回床上;在她因为紧张而食欲不振时,变着法儿让厨房做些她爱吃的东西;在她自我怀疑时,给她一个无声却有力的拥抱。
录制当天,顾言深亲自送林晚星到电视台楼下。
“别紧张,”他替她理了理额前的刘海,声音低沉,“就像平时练习那样。记住,你是最好的。”
林晚星看着他那双能让人安心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嗯!”
走进演播厅,灯光刺眼,工作人员忙碌穿梭。主持人是一位以犀利着称的名嘴,另外两位嘉宾,一位是德高望重的民俗学教授,一位是某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人。阵容强大,压力可想而知。
楚薇薇果然也来了,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穿着优雅的套装,笑容得体,仿佛只是来关心节目效果的赞助商代表。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心,那里仿佛还残留着顾言深掌心的温度。她不能输。
节目开始录制。起初,话题主要围绕老字号的历史传承和工艺保护,林晚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机会不多,但她每次开口,都能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态度不卑不亢,赢得了老教授赞许的目光。
中途,主持人话锋一转,果然将话题引向了更现实的层面:“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老字号面临经营困境,甚至被资本收购、改造,林同学作为年轻人,怎么看这种‘传统的现代化’问题?是不是有时候,坚守传统反而意味着固步自封?”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直指“林家面馆”这类小生意的困境,也暗含了对林晚星出身背景的审视。
楚薇薇在台下,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林晚星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她很快稳住心神。她想起和爸妈经营面馆的点点滴滴,想起顾言深教她的,直面问题,亮出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