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过后,山海屯像是被彻底清洗了一遍,空气清新得带着泥土和青草的甜味。阳光重新变得灿烂,但海面却依旧残留着昨日狂怒的余威,波涛起伏,短时间内是不适合再出远海了。
鹰嘴岛经过几天的疯狂捕捞,资源明显稀薄了许多。张西营看着仓房里日渐减少的高档渔获,虽然家里囤积的钱和晒干的鱼虾已经足够让他们宽裕好一阵子,但习惯了日进斗金的兴奋,这突然的“萧条”还是让他有些坐立不安,眉头整天拧着个疙瘩。
“唉,这没了鹰嘴岛,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截。”饭桌上,张西营扒拉着碗里的饭,没什么滋味地叹了口气,“近海这点玩意儿,卖不上价啊。”
王梅红也跟着叹气:“是啊,这好日子刚开了个头…”
张改成吧嗒着烟袋,没说话,但眼神里也透着一丝忧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林爱凤默默吃着饭,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张西龙。只见他依旧吃得香甜,似乎并没把大哥的焦虑当回事。
张西龙确实不急。鹰嘴岛的减产在他意料之中,甚至是他主动提出要休渔的。他心里早就有了新的盘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片海那么大,赚钱的门路绝不止撒网捕鱼一条。
他想起上辈子在远洋渔船上,听那些老船员吹牛时提起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捕捞方式。其中有一种,叫做“潜捕”,就是人憋一口气潜到水下,直接用手或者简单工具捕捉藏在礁石缝隙里的珍贵海货,比如海参、鲍鱼、龙虾什么的。那玩意儿风险大,累人,但收获的价值也高,尤其是野生海参,在这年头绝对是金疙瘩!
以前他当笑话听,但现在,这个念头却在他脑海里疯狂滋长起来。他这具身体年轻力壮,水性也不差,上辈子在海上飘了那么多年,对水并不恐惧。或许…可以试试?
吃完饭,他没像往常一样帮着收拾,而是钻进了仓房,开始翻箱倒柜。
“又鼓捣啥呢?”张西营跟进来,疑惑地问。
“找点东西。”张西龙头也不抬,从一堆杂物里翻出个破旧的汽车内胎,又找来了些结实的绳子、一块透明度还凑合的玻璃片,甚至还有一小罐舍不得用的猪油。
“你这是要做啥?”张西营看得一头雾水。
“做个玩意儿,试试能不能摸点水底下的好东西。”张西龙含糊地解释着,开始动手。他把玻璃片用绳子固定在中间挖了个洞的内胎上,做成一个简易的潜水镜。又把猪油抹在镜片边缘,增加防水密封性。最后找了根长长的、一头磨尖了的钢筋,算是潜水镐。
张西营看着弟弟鼓捣出这怪模怪样的东西,更是纳闷:“这…这能行吗?潜到水底下?多危险啊!再说了,你能憋多久气?”
“试试呗,不行再说。”张西龙咧嘴一笑,心里也没十足把握,但总得迈出第一步,“就在近海礁石区试试水,不往深里去。”
第二天,天气晴好,风浪平息。张西龙带着他那套简陋得可笑的潜水装备,又拉上了不太放心的大哥,来到了屯子附近一片水比较深、礁石林立的海域。
“你就站船上看着,万一我半天不上来,你就扔个绳子下来。”张西龙一边做着热身活动,一边对大哥嘱咐道。
“你可小心点!别逞强!”张西营紧张地叮嘱,手心都出汗了。看着弟弟把那破轮胎套在头上,玻璃片扣在脸上,那形象真是滑稽又让人担心。
张西龙深吸了几口气,活动了一下关节,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清澈的海水里。
冰冷的海水瞬间包裹全身,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但他很快适应下来,透过那模糊的玻璃片,水下世界缓缓呈现在眼前。阳光透过海面,变成一道道摇曳的光柱,照亮了下方的礁石和海草。各种小鱼在礁石间穿梭。
他调整呼吸,努力向下潜去。水压开始增大,耳朵有些不适,他捏住鼻子鼓了鼓气,缓解了一下。目标很明确——那些阴暗的礁石缝隙和海草丛生的底部。
他像一条灵活的大鱼,在礁石间游弋,目光锐利地搜寻着。很快,他就在一块巨大的褐色礁石底部,发现了几团黑乎乎、长满肉刺、正在缓慢蠕动的玩意儿!
海参!而且是品相相当不错的刺参!
张西龙心头一喜,立刻潜下去,伸手就去抓。那海参受到惊扰,猛地收缩身体,变得硬邦邦的,但还是被他牢牢抓在手里,塞进了腰间挂着的网兜里。
首战告捷!他信心大增,继续搜寻。
又发现了几只吸附在礁石背阴处的鲍鱼,个头不大,但聊胜于无。他用潜水镐小心地撬下来。
氧气渐渐耗尽,胸口开始发闷。他不敢贪多,立刻摆动双脚,快速浮上水面。
“哗啦”一声,他冒出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咋样?没事吧?”船上的张西营赶紧问道,一脸紧张。
“没事!”张西龙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兴奋地把网兜举起来,“看!海参!还有鲍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