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的狂风过后,天空像是被彻底洗刷过一遍,蓝得透亮,没有一丝杂质。日头明晃晃地挂在天上,却不再毒辣,变得温煦可人。更重要的是,风停了,浪歇了,潮水退得比往日更远,露出了大片平日难得一见的滩涂和礁石区。
这样的天气,对于赶海人来说,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张西龙站在院门口,眯着眼感受着带着凉意的海风,看着远处那片在阳光下闪烁着湿润光泽的巨大滩涂,心里头就跟有小猫爪子挠似的,痒得厉害。鹰嘴岛的疯狂捕捞暂时告一段落,让那片海缓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得闲着。家门口这片海,只要肯下力气,懂门道,照样能淘出好东西。
他扭头看向正在院里晒被子的林爱凤。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纤细而健康的轮廓,几缕发丝被风吹拂着,贴在微微出汗的额角。自从家里经济宽裕了些,她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愁苦淡了许多,脸色也红润了些。
“爱凤,”张西龙开口,声音带着笑意,“今儿个天儿好,潮水退得远,带婉清和婉婷去滩头上转转?捡点蛤蜊蛏子晚上熬汤喝?”
林爱凤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望向远处那片广阔的滩涂,眼里也闪过一丝意动。以前赶海对她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是不得不为的生计,往往累得腰酸背痛还收获寥寥。但现在…似乎有点不一样了。而且,看着两个女儿天天窝在院里,她也想带她们出去透透气。
“嗯。”她轻轻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噢!去海边玩喽!”小婉婷第一个欢呼起来,扔下手里的布娃娃就往屋里跑,“换鞋!换鞋!”
小婉清也抿着嘴笑,眼里亮晶晶的。
王梅红从灶房探出头,笑道:“去吧去吧,瞅瞅二龙又能鼓捣点啥回来。晚上等着你们的汤。”
一家四口再次出动。这次轻车熟路,张西龙依旧扛着那把万能柴刀,别着铁丝钩,林爱凤提着铁皮桶和一个小耙子,两个小丫头则兴奋地跑在前面。
路上遇到不少同样提着桶、拿着工具的乡亲,都是趁着好天气出来赶海的。大家互相打着招呼,气氛比往日热络了不少。有人看到张西龙,还会笑着打趣一句:“二龙,今天又准备摸点啥好货回来?让我们也开开眼!”
张西龙也笑着回应:“碰运气!碰运气!”
到了海边,景象果然壮观。潮水退出去足有一里多地,露出大片黑色的泥沙滩和嶙峋的礁石群。许多海鸟已经在滩涂上忙碌地啄食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独属于海洋的咸腥气息。
“哇!好大!”小婉婷张开手臂,试图拥抱这片突然多出来的广阔天地。
张西龙辨认了一下方向和滩涂的质地,选择了另一处相对偏僻、泥沙混合、看起来有不少小孔洞的区域。“走,这边,这边货多。”
他脱下破解放鞋,赤脚踩进冰凉湿润的泥沙里,脚底板传来一种奇特的包裹感。他弯下腰,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仔细搜寻着地面。
“看这种小孔,”他指着一片密密麻麻、只有针眼大小、还在微微渗水的小洞,对林爱凤和孩子们讲解道,“这底下八成藏着蛤蜊。挖的时候得快,不然它就往下钻。”
说着,他用手里的耙子轻轻一刨,泥沙翻开,果然露出几个指甲盖大小的花蛤。“婉清,桶拿来。”
小婉清赶紧提着桶过来,看着爸爸把蛤蜊扔进去,小脸上满是惊奇。
林爱凤也学着他的样子,在旁边寻找类似的小孔,用耙子挖掘,虽然动作生疏,但也很快有了收获。
“这边!这边有不一样的洞!”小婉婷眼尖,指着几个相距不远、像小烟囱一样的孔洞喊道。
张西龙过去一看,笑了:“这是蛏子洞!这玩意儿更贼,跑得快。”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盐罐子,捏一小撮盐,精准地撒在一个洞口。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洞口很快冒出细密的水泡,紧接着,一个长长的、象牙白色的贝柱猛地从旁边的泥沙里窜了出来!
“呀!出来了!”小婉婷惊叫。
张西龙手疾眼快,一把捏住那滑腻的贝柱,轻轻一提,一只肥硕的蛏子就被完整地拔了出来!“瞅见没?这就叫钓蛏子!得用盐逼它出来!”
“爸好厉害!”小婉清看得眼睛发亮。
林爱凤也忍不住笑了,觉得这赶海似乎还挺有趣。
张西龙越发来劲,充分发挥着他“理论大师”的功力,不断给娘仨科普:“瞅那边礁石上那些黑乎乎、像狗爪子似的玩意儿没?那叫狗爪螺,掰下来,焯水一蘸酱,美得很!”
“还有那石头底下,颜色跟石头差不多的,多半是石磺,肉少,但鲜!”
“赶海啊,就得看潮汐,看风向,看滩涂质地。退大潮往深处走,刚退潮或者涨潮时就在岸边捡点浪冲上来的…”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动作麻利,眼神精准,不断有新的发现。一会儿从沙子里挖出个猫眼螺,一会儿从石头缝里勾出个害羞的螃蟹,甚至还找到了一小片野生海带,嫩生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