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己亥年,止于庚子年,一共两年。
晋安皇帝隆安三年(己亥年,公元339年)
春季,正月
辛酉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戊辰日,后燕昌黎尹留忠阴谋造反,被处死,这件事牵连到尚书令东阳公慕容根、尚书段成,他们都因此被处死;朝廷派遣中卫将军卫双前往凡城,诛杀了留忠的弟弟幽州刺史留志。任命卫将军平原公慕容元为司徒、尚书令。
庚午日,北魏国主拓跋珪向北巡视,分别命令大将军常山王拓跋遵等率领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高凉王拓跋乐真等率领七军从西道出牛川,拓跋珪自己率领主力大军从中道出駮髯水,去袭击高车部落。
壬午日,后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因犯谋反罪被处死。
癸未日,后燕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长乐。后燕国主慕容盛每隔十天亲自审理一次案件,不对犯人施加拷打,大多能查明案情真相。
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将都城迁到乐都,派遣他的弟弟西平公秃发利鹿孤镇守安夷,广武公秃发傉檀镇守西平,他的叔父秃发素渥镇守湟河,秃发若留镇守浇河,堂弟秃发替引镇守岭南,秃发洛回镇守廉川,堂叔秃发吐若留镇守浩亹;对于夷族、汉族的豪杰俊杰,都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予职位,或者在朝中身居显要官职,或者在地方掌管郡县事务,都安排得十分得当。
秃发乌孤对大臣们说:“陇右、河西,原本只是几个郡的地方,经过战乱分裂成了十几个国家,其中吕氏(后凉)、乞伏氏(西秦)、段氏(北凉)最为强大。我打算攻取它们,这三个国家应该先打哪一个?”杨统说:“乞伏氏本来是我们的部落,终究会归附我们。段氏是个书生,没有能力制造祸患,而且和我们关系友好,攻打他们不道义。吕光衰老,继承人吕绍弱小,吕纂、吕弘虽然有才能但内部互相猜忌,如果我们派浩亹、廉川的守军乘虚轮番出击,他们一定会疲于奔命,不超过两年,就会军队疲劳、百姓困苦,那么姑臧就可以谋取了。攻下姑臧,其他两个敌人不用攻打就会臣服了。”秃发乌孤说:“好!”
二月
丁亥朔日(初一),北魏军队大败高车部落三十多个部族,俘获七万多人,三十多万匹马,一百四十多万头牛羊。卫王拓跋仪另外率领三万骑兵穿越沙漠一千多里,击败高车七个部族,俘获两万多人,五万多匹马,两万多头牛羊。高车各部落大为震惊。
林邑王范达攻陷日南、九真,于是进犯交趾,太守杜瑗率军击败了他。
庚戌日,北魏征虏将军庾岳在勃海击败张超,并将其斩首。
段业即北凉王位,改年号为天玺。任命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尚书右丞。
北魏国主拓跋珪在牛川以南举行大规模狩猎,用高车人组成包围圈,周长七百多里;于是把圈内的野兽驱赶向南,一直到平城,让高车人修筑鹿苑,苑广数十里。三月,己未日,拓跋珪返回平城。
甲子日,拓跋珪将尚书省原有的三十六曹以及外署(指尚书省以外的中央机构),总共设置了三百六十曹,命令八部大夫主管。吏部尚书崔宏统管三十六曹,如同尚书令、仆射掌管事务一样。设置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的学生名额,合计达三千人。
拓跋珪问博士李先说:“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可以增益人的精神智慧?”李先回答说:“没有什么比得上书籍。”拓跋珪问:“书籍总共有多少,怎么才能收集起来?”李先回答说:“自从有文字以来,世代都有增加,一直到今天,数量已经无法计算。如果君主喜欢,何必担心收集不到!”拓跋珪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各郡县大力搜求书籍,全部送到平城。
当初,前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广率领部众三千人投靠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为冠军将军,安置在乞活堡。恰逢火星停留在东井星附近,有人说这预示秦国应当复兴,苻广于是自称秦王,率军进攻南燕北地王慕容钟,并打败了他。这时,南燕的滑台势单力薄,统治区域不到十个城,军队不过一万人,慕容钟被打败后,依附慕容德的人很多都离开慕容德去依附苻广。慕容德于是留下鲁阳王慕容和守卫滑台,自己率领部队讨伐苻广,并杀了他。
当初,后燕国主慕容宝逃到黎阳时,鲁阳王慕容和的长史李辨劝说慕容和接纳慕容宝,慕容和没有听从。李辨害怕,所以暗中招引东晋军队到达管城,想趁慕容德出战的时候作乱。后来慕容德没有出兵,李辨心里更加不安。等到慕容德出兵讨伐苻广,李辨又劝说慕容和反叛。慕容和不肯听从,李辨便杀了慕容和,献出滑台投降了北魏。北魏行台尚书和跋当时在邺城,率领轻装骑兵从邺城赶往滑台。到达后,李辨又后悔了,紧闭城门抵抗。和跋派尚书郎邓晖前去劝说,李辨才开门让和跋进城,和跋收缴了慕容德所有的宫女和府库藏品。慕容德派兵攻打和跋,和跋迎击,打败了慕容德,又击败了慕容德的部将桂阳王慕容镇,俘虏了一千多人。陈郡、颍川郡的百姓大多归附了北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