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
春季,正月,己亥朔(初一),晋安帝举行加冠礼,改年号为隆安。任命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主管官员选拔,并加授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司马道子将东宫全部兵马配给王国宝,让他统领。
后燕范阳王慕容德向前秦求救,但秦军没有出兵。邺城军民惊恐不安。贺赖卢自认为是魏王拓跋珪的舅舅,不听从东平公拓跋仪的指挥,因此与拓跋仪产生矛盾。拓跋仪的司马丁建暗中与慕容德勾结,趁机挑拨离间,用箭射信入城报告情况。甲辰(初六),狂风夹杂尘土,白昼如夜。贺赖卢军营起火,丁建对拓跋仪说:“贺赖卢烧营叛变了。”拓跋仪信以为真,领兵撤退。贺赖卢得知后,也退兵。丁建率领部众投降慕容德,并说拓跋仪军队疲弱可击。慕容德派桂阳王慕容镇、南安王慕容青率领七千骑兵追击魏军,大败魏军。
后燕国主慕容宝派左卫将军慕舆腾攻打博陵,杀死魏国设置的守令。
魏将王建等攻打信都,六十多天未能攻下,士兵死伤众多。庚申(二十二日),魏王拓跋珪亲自进攻信都。壬戌(二十四日)夜,后燕宜都王慕容凤翻城逃往中山。癸亥(二十五日),信都向魏国投降。
后凉王吕光因西秦王乞伏乾归反复无常,发兵讨伐。乞伏乾归的部下建议东奔成纪避难,乞伏乾归说:“战争胜负在于指挥巧拙,不在兵力多少。吕光兵多但无纪律,其弟吕延勇猛无谋,不足为惧。况且吕光精锐尽在吕延处,吕延败,吕光自然退走。”吕光驻军长最,派太原公吕纂率步骑三万攻金城;乞伏乾归率兵二万救援,未到,吕纂已攻下金城。吕光又派将领梁恭等率甲兵万余人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弈干攻东面;天水公吕延率枹罕军队攻临洮、武始、河关,全部攻克。乞伏乾归派人欺骗吕延说:“乾归部众溃散,逃往成纪。”吕延想率轻骑追击,司马耿稚劝谏:“乞伏乾归勇略过人,怎会望风而溃?此前击败王广、杨定,都是用弱兵诱敌。如今报信者眼神慌张,必有奸计,应整军推进,步骑相接,等各军集结后再进攻。”吕延不听,进军与乞伏乾归相遇,战败被杀。耿稚与将军姜显收集散兵,退守枹罕。吕光也退兵回姑臧。
秃发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大赦天下,改年号太初。在广武练兵,攻后凉金城,攻克。凉王吕光派将军窦苟讨伐,在街亭交战,凉军大败。
后燕主慕容宝听说魏王拓跋珪攻信都,出兵驻守深泽,派赵王慕容麟攻杨城,杀守兵三百。慕容宝拿出全部珍宝和宫人招募郡县盗匪攻击魏军。
二月,己巳朔(初一),拓跋珪回军驻守杨城。魏将没根的侄子丑提任并州监军,听说叔父降燕,怕被诛杀,率部众回国作乱。拓跋珪想北归,派国相涉延向燕求和,并请求以弟弟为人质。慕容宝听说魏国内乱,不许和,派冗从仆射兰真责备拓跋珪忘恩,出动全部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屯驻曲阳柏肆,在滹沱水北扎营拦截。丁丑(初九),魏军到达,在水南扎营。慕容宝夜间潜师渡河,招募万余人夜袭魏营,慕容宝在营北列阵接应。募兵乘风放火,猛攻魏军,魏军大乱,拓跋珪惊起,弃营光脚逃跑;燕将乞特真率百余人冲至拓跋珪帐下,得其衣靴。不久募兵无故自惊,互相砍射。拓跋珪在营外看见,击鼓收兵,部众逐渐集结,在营外布火炬,纵骑兵冲击。募兵大败,逃回慕容宝阵中,慕容宝领兵再渡河北。戊寅(初十),魏军整队而来,与燕军对峙,燕军士气低落。慕容宝退兵中山,魏军追击,燕军屡败。慕容宝恐惧,弃大军率二万骑兵逃回。当时大风雪,冻死者堆积。慕容宝怕被魏军追上,命士兵丢弃袍仗兵器数十万,空手逃回。燕朝臣将士降魏或被俘者极多。此前,张衮常向拓跋珪推荐燕秘书监崔逞的才能,拓跋珪得崔逞后大喜,任为尚书,掌管三十六曹,委以政事。
有魏军士兵从柏肆逃回,说大军溃散,不知魏王下落。路过晋阳时,晋阳守将封真起兵攻并州刺史曲阳侯拓跋素延,素延击斩封真。
南安公拓跋顺守云中,听说后想自立为主。幢将代郡人莫题说:“此事重大,不可轻动,应等待后续消息;否则祸患不小。”拓跋顺才停止。拓跋顺是拓跋什翼犍之孙。贺兰部首领附力眷、纥邻部首领匿物尼、纥奚部首领叱奴根皆起兵反叛,拓跋顺讨伐不胜。拓跋珪派安远将军庾岳率万骑回讨三部,平定叛乱,国内才安定。拓跋珪为安抚新附之民,深悔参合陂杀降之事,拓跋素延因讨反者杀戮过多被免官;任奚牧为并州刺史。奚牧给东秦主姚兴写信称“顿首”,行平等礼节,姚兴怒告拓跋珪,拓跋珪为此杀奚牧。
己卯(十一日)夜,燕尚书郎慕舆皓谋弑慕容宝,立赵王慕容麟,失败后破关奔魏。慕容麟因此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