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丙子年(公元376年)开始,到壬午年(公元382年)结束,共七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丙子年,公元376年)
春,正月
初一(壬寅),晋孝武帝行加冠礼,皇太后下诏归还朝政大权,复称崇德太后。初三(甲辰),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元。初五(丙午),孝武帝开始临朝听政。任命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州、江州二州之六郡诸军事,从京口移驻姑孰。谢安想让王蕴担任地方大员,所以先解除桓冲的徐州刺史职务。十四日(乙卯),加封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二月
二十日(辛卯),前秦王苻坚下诏说:“朕听说帝王寻求贤才时辛劳,得到贤才后便可安逸,这话多么正确!昔日得到丞相王猛,常觉得做帝王很容易。自丞相去世,朕鬓发半白,每次想起,不觉悲恸。如今天下已无丞相,政教恐有沦废,可派遣侍臣巡视郡县,询问民间疾苦。”
三月
前秦军队进攻南乡,攻占该地,当地山蛮三万户投降前秦。
夏,五月
初二(甲寅),东晋大赦天下。
此前
张天锡杀张邕时,刘肃和安定人梁景都有功,因此受宠,被赐姓张,收为养子,参与政事。张天锡沉溺酒色,不理政务,废黜世子张大怀,改立宠妾焦氏之子张大豫,立焦氏为左夫人,人心愤慨。堂弟从事中郎张宪抬棺死谏,张天锡不听。前秦王苻坚下诏:“张天锡虽称臣受封,但臣节不纯,可派使持节、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率军逼近西河,尚书郎阎负、梁殊奉诏征张天锡入朝,若违抗王命,即刻进军讨伐。”此时前秦步骑兵十三万,军司段铿对周飏说:“以此军力作战,谁人能敌?”周飏答:“自戎狄兴起,从未有过。”苻坚又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率三州军队作为苟苌后援。
秋,七月
阎负、梁殊抵达姑臧。张天锡召集官员商议:“若入朝必不能返;若不从,秦军必至,该如何?”禁中录事席仂建议:“以爱子为人质,献重宝贿赂,让秦军退兵,再从长计议,此为权宜之策。”众人怒道:“我等世代效忠晋朝,忠节海内闻名。如今屈身贼庭,辱没祖宗,莫此为甚!况且河西有天险,百年无忧,若集结精兵,西联西域,北引匈奴,合力抵抗,岂能不胜!”张天锡挥袖高呼:“孤意已决,再言降者斩!”对阎负、梁殊说:“你们想活着回去,还是死着回去?”二人言辞不屈,张天锡怒,将他们绑在军门,命士兵射箭,说:“射不中者,即不与孤同心。”其母严氏哭劝:“秦王以一方之地纵横天下,东平鲜卑,南取巴蜀,兵锋无敌。你若投降,尚可延命数年。如今以弹丸之地对抗大国,又杀其使者,亡国之祸近在眼前!”张天锡派龙骧将军马建率兵二万抵御前秦。
八月
前秦听说张天锡杀使者,梁熙、姚苌、王统、李辩从清石津渡河,在河会城击败凉将梁济,梁济投降。初五(甲申),苟苌从石城津渡河,与梁熙合攻缠缩城,攻克。马建惧,从杨非退守清塞。张天锡又派征东将军掌据率兵三万驻洪池,自率五万军驻金昌城。安西将军敦煌人宋皓劝:“臣昼观人事,夜察天象,秦兵不可敌,不如投降。”张天锡怒,贬宋皓为宣威护军。广武太守辛章说:“马建出身行伍,必不为国家死战。”苟苌派姚苌率三千甲士为前锋。十一日(庚寅),马建率万人迎降,余部溃散。十二日(辛卯),苟苌与掌据战于洪池,掌据兵败,战马被乱兵所杀,部将董儒让马,掌据说:“我三次统军,两次持节,八次领禁军,十次任外将,受宠至极。今日被困于此,正是死地,还能去哪!”于是脱盔西向叩首,拔剑自刎。秦军杀军司席仂。十四日(癸巳),秦军攻入清塞,张天锡派司兵赵充哲率军抵抗。秦军与赵充哲战于赤岸,大破凉军,斩俘三万八千人,赵充哲战死。张天锡出城亲战,城内叛变。张天锡率数千骑逃回姑臧。十五日(甲午),秦军抵姑臧,张天锡乘素车白马,自缚舆榇,至军门投降。苟苌为他松绑焚棺,押送长安。凉州郡县皆降前秦。
九月
前秦王苻坚任梁熙为凉州刺史,镇守姑臧。迁豪族七千余户到关中,其余安居如故。封张天锡为归义侯,任北部尚书。此前,前秦出兵时已为张天锡在长安建宅,至此入住。任命张天锡的晋兴太守陇西人彭和正为黄门侍郎,治中从事武兴人苏膺、敦煌太守张烈为尚书郎,西平太守金城人赵凝为金城太守,高昌人杨干为高昌太守;其余官员依才任用。
梁熙清廉爱民,河西安定,任命张天锡的武威太守敦煌人索泮为别驾,宋皓为主簿。西平人郭护起兵反秦,梁熙任宋皓为折冲将军,平定叛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