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日: 吴国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平。
有人劝吕据投奔魏国,吕据说:“我耻于做叛臣。”于是自杀。
魏国任命司空郑冲为司徒: 任命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卢毓坚决辞让,推荐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司隶校尉琅邪人王祥,魏帝下诏不准。王祥生性极为孝顺,继母朱氏对他不好,王祥却更加恭敬谨慎。朱氏的儿子王览,当时才几岁,每次见到王祥被鞭打,就哭泣着抱住母亲;母亲无理地使唤王祥,王览就与王祥同去。等到长大娶妻,母亲虐待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也赶去一起承受。母亲有所顾忌,虐待才稍有收敛。王祥逐渐有了声誉,母亲深为忌恨,暗中想毒死王祥。王览知道后,起身就去拿酒(准备先尝),王祥争着不给,母亲急忙夺过来倒掉了。从此以后,母亲赐给王祥的食物,王览总是先尝。母亲怕王览被毒死,于是作罢。东汉末年遭逢战乱,王祥隐居三十多年,不接受州郡的征召。母亲去世后,他哀痛得形销骨立,拄着拐杖才能起身。徐州刺史吕虔发公文任命他为别驾,把州里事务委托给他。州境内清平安定,政事教化大为推行。当时人们歌颂他:“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海沂地区的安康,实在依靠王祥;国家人才不匮乏,全赖别驾的功劳!)
十一月: 吴国孙綝升任大将军。孙綝仗势倨傲,行为多有无礼之处。孙峻的堂弟孙宪曾参与诛杀诸葛恪,孙峻厚待他,官至右将军、无难督,掌管宫廷九官署事务。孙綝对待孙宪不如孙峻时优厚,孙宪大怒,与将军王惇密谋刺杀孙綝。事情泄露,孙綝杀了王惇,孙宪服毒自杀。
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丁丑年,公元257年)
春季,三月: 大梁成侯卢毓去世。
夏季,四月: 吴主孙亮亲临正殿,大赦天下,开始亲自处理政事。孙綝上奏的表章,常被孙亮质问责难。他又征召士兵子弟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三千余人,挑选大将家中年轻勇武的子弟担任将领,每天在御苑中操练,说:“我建立这支军队,要和他们一起成长。”孙亮又多次到中书省查阅大帝(孙权)时的旧档案,问左右侍臣:“先帝(孙权)常有特别诏令,如今大将军(孙綝)请示事情,为什么只让我签字同意(‘书可’)?”一次吃生梅,派黄门到宫中仓库取蜜,发现蜜中有老鼠屎;召来管库的官吏询问,库吏叩头。吴主问:“黄门向你要过蜜吗?”库吏说:“以前要过,实在不敢给他。”黄门不服。吴主命人剖开鼠屎,里面是干燥的,于是大笑,对左右说:“如果鼠屎早就在蜜里,里外应该都是湿的;现在外面湿里面干,这必定是黄门刚放进去的。”责问黄门,果然认罪,左右侍从无不惊惧。
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 一向与夏侯玄、邓飏等人交好,夏侯玄等人死后,王凌、毋丘俭相继被诛杀,诸葛诞内心不安,于是拿出所有库藏赈济施舍,赦免有罪之人以收买人心,又蓄养了扬州数千名轻侠作为敢死队。他借口吴国人要进攻徐堨(地名,疑指徐塘),请求增兵十万守卫寿春,又要求在临淮筑城以防备吴寇。司马昭刚执掌朝政,长史贾充建议派遣僚属去慰劳四征将军(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并观察他们的动向。司马昭派贾充到淮南,贾充见到诸葛诞,谈论时事,趁机说:“洛阳的贤士们,都希望(司马昭)接受禅让取代魏室,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你不是贾豫州(贾逵)的儿子吗?你家世代受魏国恩典,怎能想把国家拱手送人!如果洛阳有难,我当为魏国而死。”贾充默然无语。回来后,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再次任职,很得士众之心。现在召他回京,他必定不来,但反叛会来得快而祸患小;不召他,则反叛会迟些但祸患更大;不如召他来。”司马昭听从了。
甲子日: 魏帝下诏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召他回京城。诸葛诞接到诏书,更加恐惧,怀疑是扬州刺史乐綝(纟林)离间自己,于是杀了乐綝,聚集了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的十余万官兵,以及扬州新近归附能当兵的百姓四五万人,储备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作闭门坚守的打算。派长史吴纲带着小儿子诸葛靓到吴国,向吴国称臣求救,并请求派牙门将的子弟作为人质。
吴国滕胤、吕据的妻子: 都是夏口督孙壹的妹妹。
六月: 孙綝派镇南将军朱异从虎林(今安徽贵池西)率兵袭击孙壹。朱异到达武昌,孙壹率领部属前来投奔魏国。
乙巳日: 魏帝下诏任命孙壹为车骑将军、交州牧,封吴侯,可以开府征召僚属,仪仗等同三公,赐给衮冕礼服和赤色鞋子,所有赏赐极为丰厚。
司马昭侍奉魏帝和郭太后: 讨伐诸葛诞。
吴纲到达吴国: 吴国人大喜,派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率领三万人,与文钦一同救援诸葛诞;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封寿春侯。全怿是全琮的儿子;全端是全琮的侄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