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 起于辛巳年(公元201年),止于乙酉年(公元205年),共计五年。
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年,公元201年)
春天,三月,丁卯朔(初一), 发生日食。
曹操:
曹操率军到安民(地名)解决军粮问题。因为袁绍刚被打败,曹操想乘机攻打南方的刘表。谋士荀彧劝阻道:“袁绍刚败,他的部众离心离德,我们应该趁他困境未消,彻底平定他。如果现在远征江汉(刘表地盘),万一袁绍收拾残兵败将,趁虚从背后袭击我们,您的大业就危险了。”曹操于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夏天,四月, 曹操在黄河边炫耀武力,攻击袁绍驻扎在仓亭的军队,并击败了他们。
秋天,九月, 曹操率军返回许都(都城)。
曹操亲自率军到汝南攻打刘备。刘备战败,逃奔荆州牧刘表。刘备的部将龚都等人四散逃走。刘表听说刘备来了,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用上宾的礼节接待他,并给他增拨兵力,让他驻扎在新野。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有一次在刘表座上起身去厕所,感慨地流下眼泪。刘表感到奇怪,问刘备原因。刘备说:“过去我常年骑马征战,大腿上的肉都消磨掉了。如今不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出来了。时光飞逝,人快老了,却没能建立功业,所以感到悲伤啊。”
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辽在东海郡包围了叛将昌豨。几个月后,军粮耗尽,将领们商议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这几天,我每次巡视围城军阵时,昌豨总是特别盯着我看,而且他们射出的箭也越来越少。这一定是昌豨心里犹豫不决,所以没有全力作战。我想试着去劝说他,或许能诱使他投降。”于是派人对昌豨说:“曹公有命令,派我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下城与张辽谈话。张辽向他宣扬曹操的神武英明,正在用恩德安抚四方,先归附的人能得到重赏。昌豨便答应投降。张辽于是独自一人上三公山,到昌豨家中,拜会他的妻子儿女。昌豨非常高兴,便随张辽去见曹操。曹操让昌豨返回原地驻守。
益州(四川)内乱:
益州将领赵韪在成都包围了州牧刘璋。东州兵(刘璋父亲刘焉带入益州的军队)害怕被赵韪消灭,就合力拼死作战,打败了赵韪,并追击到江州,杀死了他。
刘璋的部将庞羲(也是东州人)感到害怕,派下属程祁去向他父亲汉昌县令庞畿传话,要求征调賨人(当地少数民族)的军队。庞畿说:“郡里召集军队,本意不是作乱。即使有小人挑拨离间,关键还是要尽忠职守。如果你们真要心怀异志,我是不敢从命的。”庞羲又派程祁去劝说,庞畿说:“我受刘州牧的恩惠,应当为他尽忠;你是郡里的官吏,自然应该为庞羲效力。不义的事情,我宁死也不做!”庞羲大怒,派人对庞畿说:“不服从太守的命令,灾祸就要降临你家!”庞畿说:“乐羊吃自己儿子的肉(典故,战国时魏将乐羊为表忠心吃下敌人送来的他儿子的肉羹),并非没有父子之情,是大义所在啊。现在即使把程祁煮成肉羹赐给我,我也会喝下去。”庞羲只好向刘璋道歉。刘璋提升庞畿为江阳郡太守。
朝廷听说益州发生动乱,任命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朝廷征召刘璋入朝为卿,刘璋没有去。
张鲁割据汉中:
张鲁在汉中用“五斗米道”(也称鬼道)治理百姓。他让病人自己坦白所犯的过错,再由道士为他祈祷。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能治病,但愚昧的百姓争相信奉。犯法的人,原谅三次,然后才执行刑罚。不设置地方官吏,都用“祭酒”(道教头目)来管理。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感到便利安乐,外地流民寄居在这里的,也不敢不信奉他的道法。后来张鲁夺取了巴郡,朝廷无力征讨,只好笼络他,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张鲁只需向朝廷进贡即可。
有人在田中得到一枚玉印,张鲁的部下想尊奉他为汉宁王。功曹(郡守佐吏)巴西郡人阎圃劝谏说:“汉中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要坚固。您上可辅佐天子,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物;次一等也可效法窦融(东汉初割据河西后归顺),不失富贵。现在您接受朝廷任命设置官署,权势足以独断一方,不必急于称王。希望您暂且不要称王,不要先招惹灾祸。”张鲁听从了他的意见。
汉献帝建安七年(壬午年,公元202年)
春天,正月,曹操率军到谯县(曹操故乡),又到达浚仪县(今河南开封),治理睢阳渠(水利工程)。他派使者用太牢(最高规格:牛、羊、猪各一)的礼仪祭祀已故的太尉桥玄(曹操的恩师)。之后进军驻扎在官渡。
袁绍病逝与继承人危机:
袁绍自从官渡兵败后,羞愧愤恨,发病吐血;夏天,五月,去世。
当初,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后妻刘氏偏爱袁尚,经常在袁绍面前称赞他。袁绍想立袁尚为继承人,但没有明说。他把长子袁谭过继给自己已死去的哥哥,派他出任青州刺史。谋士沮授劝谏说:“世人说万人追一只兔子,一人捉到后,其他人就停手了,因为名分已定。袁谭是长子,应当做继承人,您却把他排斥到外地,灾祸恐怕要由此开始了。”袁绍说:“我想让儿子们各自占据一个州,以考察他们的能力。”于是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