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征调巴郡(郡治今重庆)、蜀郡(郡治今四川成都)的士兵,攻灭了劳深、靡莫,然后率军逼近滇国。滇王率领全国投降,请求汉朝设置官吏治理,并入朝觐见。汉朝于是将滇国设为益州郡(郡治今云南晋宁东),赐给滇王王印,让他继续统治他的百姓。
初设十七郡与治理政策:?
此时,汉朝先后灭亡了南越(东越闽越已于上年平定)和西南夷地区,设置了总计十七个新郡(初郡)。朝廷暂且依照当地原有的风俗治理,不征收赋税(毋赋税)。
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汉中郡(今陕西汉中)等邻近的旧郡,各自按其地理远近(以地比),负担这些新郡官吏士卒的俸禄、物资、驿车马匹及装备的费用(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
然而新郡时常发生小规模叛乱,杀害官吏。汉朝征调南方各地的官吏士卒前往镇压,每年多达一万多人,费用全都依靠大农令(国家财政部门)供给。大农令通过均输法、盐铁专营的收入来补充赋税来源,所以还能供应得上。但是军队所过之处,地方官府只能尽其所有供给所需,使其不致匮乏,也就顾不上(也:通“他”)执行法定的赋税制度了(擅赋法)。
杜周为廷尉与严酷吏治:?
这一年,任命御史中丞南阳人杜周为廷尉(最高司法官)。杜周表面宽厚,内心却用法刻薄入骨(内深次骨),他的治理方式大体仿效张汤(着名酷吏)。
当时,由皇帝下诏立案审理的案件(诏狱)越来越多。被囚禁的二千石(郡守、九卿级别)官员,新案接旧案,不少于一百多人。
廷尉府一年要处理的案件达一千多件(章),大案牵连逮捕的证人和案犯达数百人,小案也有数十人;远的要从数千里外,近的也要从数百里内押解到京城会审(会狱)。
廷尉和中都官(京师各官府)管辖的诏狱关押的犯人达到六七万人,而由法吏任意株连增加的,又有十多万人。
汉武帝元封三年(癸酉年,公元前108年)?
冬季,十二月:? 打雷;下冰雹,冰雹像马头那么大。
远征西域与设亭障:?
汉武帝派遣将军赵破奴出击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赵破奴率领七百多名精锐骑兵先行到达,俘虏了楼兰王(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接着攻破了车师国。借此兵威围困(因举兵威以困)乌孙(今新疆伊犁河谷)、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等西域国家。
春季,正月,甲申日:? 封赵破奴为浞野侯。协助赵破奴攻打楼兰的王恢(非第一次南越战争中的王恢),被封为浩侯。
于是,汉朝从酒泉郡(今甘肃酒泉)开始修筑连绵不断的烽火亭障(亭障),一直延伸到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
百戏表演:? 首次举办角抵戏(类似摔跤角力)和鱼龙曼延(变幻神奇的歌舞杂技)等大型观赏表演。
朝鲜战事(续):?
汉军进入朝鲜境内,朝鲜王卫右渠派兵据守险要。楼船将军杨仆率领齐国士兵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卫右渠据城防守,探知杨仆兵力薄弱,就出城进攻杨仆;杨仆的军队战败溃散,逃入山中十多天,逐渐收拢溃散的士兵,重新聚集起来。
左将军荀彘攻击朝鲜在浿水(今朝鲜清川江)西岸的军队,未能攻破。
汉武帝因为两位将军作战不利,就派卫山利用汉军的强大兵威前往劝降卫右渠。卫右渠见到汉使,叩头谢罪说:“我本来愿意投降,只是害怕两位将军用诈术杀我;如今见到信节(符节),请求再次投降。”于是派遣太子入汉朝谢罪,并献上五千匹马,以及供应军队的粮草。当朝鲜太子率领一万多部众,手持兵器正要渡过浿水投降时,卫山和左将军荀彘怀疑他们可能有诈变,对太子说:“既然已经归降,应命令你的人放下兵器。”太子也怀疑汉使和左将军会用诈术杀他,于是就不渡浿水,又率众返回。卫山回京报告汉武帝,汉武帝处死了卫山(因其处置失当)。
左将军荀彘击败了浿水岸上的朝鲜军队后,才向前推进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面。楼船将军杨仆也率军前来会合,驻扎在城南。卫右渠于是坚守城池,汉军围攻数月未能攻下。
左将军荀彘率领的燕、代士兵大多强劲剽悍(劲悍),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齐地士兵先前已经战败溃逃(败亡),士气受挫(困辱),士兵们都心怀恐惧,将领心中也感惭愧(将心惭),虽然共同包围了卫右渠,但杨仆常怀有和谈(共围右渠,常持和节)的想法。左将军则急于猛烈攻城(急击之)。
朝鲜大臣们暗中私下联络杨仆,商量投降事宜,但往来谈判尚未决定。左将军多次与杨仆约定日期联合攻城,杨仆想实现他与朝鲜人的约定,所以不去会合(欲就其约,不会)。左将军也派人寻求机会招降朝鲜,朝鲜不肯答应,更倾向于投降杨仆(心附楼船),因此两位将军互相不和睦(不相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