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的构想迅速化为现实。
依托听涛庄庞大的建筑群和隐秘的后山,一座名为“渭川精舍”的学堂悄然设立。选址极妙,前临渭水支流,便于水族学员活动;后靠山壁,开凿有秘密训练场和储藏室;内有回廊庭院,可供人族学员修文习武。
生源选拔:漕工子弟:由王把头及各码头管事推荐,选拔身家清白、头脑灵活、水性上佳或吃苦耐劳的少年,年龄在12-16岁之间。首批入选二十人。水族精怪:由沙塘鳢在其统辖的三川水族中挑选,要求开启灵智、性情相对稳定(至少不嗜血滥杀)、有潜力可挖的年轻水族,如灵智较高的鲤鱼、龟类、少数性情温顺的虾蟹精等。首批入选十名,形态各异,需在庄内特定水域或化形后活动。孤儿流民:由阿七和陈允之负责,从雍州各地收拢的孤儿或流民中,挑选根骨尚可、眼神机敏、无不良习气的8-16岁孩童。重点考察心性坚韧与否。首批入选二十人。总计五十名“种子”。
师资力量:阿七担任总教习,传授基础情报收集、伪装、跟踪与反跟踪、密语书写与解读、市井百态观察与分析。他的课堂往往在庄内复杂的回廊、屋顶甚至长安城某个热闹的坊市进行,充满实战气息。
阿七蹲在精舍屋顶,指着下面庭院里走动的人影:“看见那个穿蓝衫的仆役没?走路姿势刻意放轻,但左肩微沉,说明他惯用右手且袖子里藏了东西。再看地上影子,他刻意绕开了那片积水,怕弄湿鞋?不,是怕水声暴露他鞋底粘了泥!去,小六子,想法子‘不小心’撞他一下,看看他袖子里是啥!”被点名的流民少年深吸一口气,灵活地蹿了下去……
王君廓这位从雍州牧府借调的小将,教授小队配合、地形利用、袭扰战术、快速转移、伏击与反伏击、简易陷阱制作。训练场常被他布置得如同战场,要求学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穿插、迂回、制造混乱等任务。王君廓站在模拟的“河谷”地形前,声如洪钟:“记住!游击之要,在于‘快’、‘诡’、‘散’!五人一队,目标:穿过前方‘敌’哨区,点燃三处标记火堆!不许硬闯!利用地形,制造假象!一队佯攻左翼吸引注意,二队从右翼浅滩泅渡,三队绕后…水族学员注意配合,利用水流制造噪音掩护!开始!”人族少年与水族精怪立刻行动起来,配合虽显生涩,但已有章法。
李道玄同样是从雍州牧府借调,这位宗室名将的后辈气质沉稳,教授内容偏向硬碰硬的战阵之道。包括小队结阵防御与进攻(小型的圆阵、锥形阵)、兵刃基础(短刀、棍棒、简易弓弩)、意志锤炼、绝境求生、以及最重要的“令行禁止”与袍泽信任。他的训练往往最为艰苦,要求学员在模拟的恶劣环境(如泼水成冰的冬日、泥泞不堪的场地)下保持阵型,完成指定任务。
大雨滂沱,训练场泥泞不堪。李道玄身披蓑衣,如标枪般挺立。“区区风雨,便成了软脚虾?想想你们的家人!想想你们为何站在这里!结成圆阵,盾在前,枪(木棍)在后!目标:守住你们脚下的土丘一炷香!水族学员,你们是奇兵,伺机而动,扰乱‘敌’后方!坚持不住者,淘汰!”少年们咬紧牙关,在泥水中奋力维持阵型,眼神中透出狼崽般的狠劲。
王把头,这位老工匠是精舍的基石。他负责教授船只构造与维修、看水流、辨暗礁、识天气、绳索打结与运用、货物捆扎与装卸、码头管理、简单木工与铁器修理、甚至基础的账目记录。他的课堂一半在精舍的工坊内,一半在渭水的漕船上,手把手地教,充满了汗水和木屑的味道。
王把头带着一群学员蹲在一艘漕船旁,指着船底的几块木板:“瞧见没?这几块颜色略深,木质也软了些。这是上次在黑石峡触了暗礁,临时补的。现在水流一大,吃水就深了半寸。怎么办?”一个漕工子弟举手:“王师傅,得换!用库房存的那批老榆木,够硬!”“对头!”王把头咧嘴一笑,露出缺牙的黑洞,“不光要换,换的时候榫卯怎么打?水流急怎么固定?来,都上手试试!”
课程安排与强度:每周十课:阿七2课,王君廓2课,李道玄2课,王把头3课,剩余1课为统一的文化课(识字、算学、简单地理),由陈允之抽空教授。强度极大:卯时即起,晨练(人族打熬筋骨,水族淬炼妖力或适应陆地行动);上午多为战术、情报或工务课;下午多为实战训练、河运实操或战阵演练;晚上有固定的药浴和自习时间。旬休一日。
后勤保障由李未亲自将“资源砸下去”:精舍的伙食是雍州一绝,也是李未“面食宇宙”和“火锅宇宙”的试验田兼福利。一日三餐,主食以精面馒头、面条(各种浇头)、粟米饭为主,管饱。关键在于每日午晚两顿必有药膳。
大锅熬煮的骨头汤(猪骨、牛骨、鱼骨)为底,加入李未通过漕运网络和沙塘鳢水族关系搜集来的药材:常见的如黄芪、当归、枸杞补气血;稀有的如少量昆仑雪水(沙塘鳢从亡命涧带回)、年份浅的参须、固本培元的黄精、甚至偶尔会加入一丝丝处理过的、煞气尽除的妖兽肉(增强筋骨)。药膳味道被王把头手下的厨子用香料调和得极好,学员们称之为“神仙汤”。肉食充足:鸡鸭鱼肉轮换,训练强度大的日子必有牛羊肉。蔬菜瓜果时令供应。水族学员另有特供:富含水灵气的藻类、特定水域的鲜鱼、以及用特殊手法处理过的、能缓慢提升妖力的水属性灵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