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基地的装备研发中心,位于基地最下层的隔离区,这里的空气带着金属冷却液和臭氧的混合气味,比上层更加冰冷,也更加“干净”。巨大的空间内,无数机械臂在轨道上悄无声息地滑动,加工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能量聚焦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在特制材料上蚀刻着微米级的灵能回路;几个封闭的测试场内,时不时爆发出短暂而刺目的光芒或诡异的能量波动。
路岩、陈浩、苏琳,以及刚刚苏醒、脸色仍有些苍白的宋茜,在杨振华的特批和研发中心负责人——一位头发凌乱、穿着沾满油污白大褂、名叫“老莫”的老工程师——的带领下,走进了这个基地的技术心脏。
“听说你们要去湘西那鬼地方?”老莫嗓门很大,一边走一边用一块看不出颜色的布擦着手上的油渍,“那边的东西,邪性!跟南极的冰冷规则和东瀛的阴煞玩意都不一样,多是些尸气、瘴疠、蛊毒,还掺和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古老地脉怨力。你们之前那套行头,对付现代异常和规则体还行,去了那边,怕是不够看!”
他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宽敞的装备陈列区,这里已经摆放好了数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新装备。
首先是路岩的装备:
· “烛龙”多功能战术目镜(升级版): 外观更加流线紧凑。不仅保留了高精度能量探测、动态捕捉和数据分析功能,老莫特意强化了其对“阴性生物能场”、“地脉扰动”和“因果线残留”的侦测灵敏度。镜片内侧集成了微型“规则预读”符阵,能对即将爆发的规则性攻击进行0.3秒的极短预判提示,为路岩争取关键的决策时间。
· “定规”腕甲式灵能增幅器: 取代了之前笨重的手持式增幅器。佩戴在左腕,平时如同一个厚重的金属护腕。激活后,能释放小范围的“规则稳定场”,强力干扰乃至暂时“冻结”低级别的规则扭曲现象(如鬼打墙、记忆混淆),并对路岩自身的意志力进行定向放大和防护,使其更能抵御精神侵蚀和认知污染。
· “破障”型战术手枪(特种弹匣): 枪身结构经过重新设计,加入了导能槽。配套的特种弹匣提供了多种弹药选择:“破魔弹”(针对灵体、邪祟)、“镇尸符弹”(内嵌微型符箓,命中后触发强效镇压)、“清瘴弹”(释放净化性能量场,驱散毒瘴与诅咒)、以及仅有三发的 “规则干扰弹”(造价高昂,能在极小范围内引发短暂的规则混乱,制造脱身或反击机会)。
老莫拿起那把“破障”手枪,掂量了一下:“小子,省着点用,尤其是那几发‘规则干扰弹’,老子搓了半个月才搓出来三发!”
陈浩的装备则偏向于支援与探测:
· “千目”自适应无人机蜂群(微型化): 十二个仅有指甲盖大小的超微型无人机,平时收纳在一个香烟盒大小的充电基座里。具备光学迷彩、抗灵能干扰、多种频谱扫描(包括热成像、灵能透视、地脉流向监测)功能。可由陈浩的精神指令或苏琳的战术平板进行集群控制,进行大范围侦查、地形测绘、能量节点标记,甚至能组合成临时的小型能量屏障或信号中继站。
· “织网”便携式综合探测阵列: 一个手提箱大小的设备,展开后可在五分钟内布设一个覆盖半径五百米的多层次探测网络。能同时监控物理振动、能量波动、生命体征、环境毒素、以及微弱的规则涟漪,数据实时回传并由AI进行初步威胁评估。
· “工蜂”多功能工程臂: 一条可穿戴在右臂的机械外骨骼臂,具备多种可更换工具头,能进行快速破障、设备维修、临时符文蚀刻,甚至能释放高压电流或聚焦声波进行自卫。
陈浩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盒“千目”无人机,眼睛都在发光:“老莫,你这手艺绝了!”
苏琳的升级体现在信息处理与团队防护上:
· “璇玑”战术平板(超算核心): 计算能力提升了数倍,内置了更强大的AI分析模块和基于“灵曦之帷”部分公开数据构建的“规则模拟沙盒”。能对捕获的异常能量签名进行快速比对、溯源,并模拟其可能的规则演化路径。
· “八阵”便携式团队防御单元: 八个拳头大小的金属球体,可投掷部署。激活后能形成一个小型的、可移动的复合防御力场,兼具物理屏障、能量偏转和精神干扰过滤功能,并能根据苏琳的指令调整防御侧重。
· “灵犀”同调通讯器(升级版): 在原有加密通讯基础上,加入了基于宋茜灵能特性的“意念同调”模块。在极端环境下,即使常规通讯中断,团队成员之间也能通过消耗灵能,维持短距离、低带宽的意念沟通,对于协调行动至关重要。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为宋茜准备的新装备上。她的情况特殊,装备也最为奇特。
· “月华”灵能导引服: 一套看似普通的淡灰色贴身作战服,但材质是一种能够高效传导和储存灵能的生物活性纤维编织而成。它能被动吸收环境中游离的能量(包括稀薄的天地灵气、甚至是对手散逸的恶意能量),经过初步纯化后补充给宋茜,减缓她的自身消耗。同时,衣服内部编织着复杂的“安神”、“凝魄”灵纹,帮助她稳定与“灵曦之帷”的连接,避免意识被过度同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