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基地的生活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不会因任何个体的伤痛或疲惫而停滞。路岩团队带回的关于南极与“第一因”的终极真相,在高层引发了持续数日的、近乎颠覆性的震荡与争论。支持者视其为警世恒言,反对者斥其为危言耸听,更多的人则在巨大的信息冲击下陷入茫然。
路岩没有参与这些无休止的辩论。他深知,对于无法理解或不愿理解的人,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两件事上:一是协助陈浩和苏琳,将南极之行的所有数据,尤其是关于“灵曦之帷”的非核心能量构型与波动特征,整理成一套可供基地研究部门参考的分析框架;二则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前往医疗中心,探望依旧沉睡的宋茜。
宋茜的情况很奇特。生理指标一切正常,甚至比刚从南极回来时还要平稳,但意识始终处于深度的休眠状态,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医疗部的灵能医师判断,她的主意识似乎沉浸在与“灵曦之帷”的深度共鸣中,正在进行一种超越现代医学理解范畴的“修复”或“适应”。这种状态风险与机遇并存,无人能预知她醒来时会是什么样子。
这天傍晚,路岩刚从医疗中心回到办公区,就看到陈浩一脸凝重地站在中央全息沙盘前,苏琳也在旁边,手指飞快地敲击着虚拟键盘。
“路博士,你回来了。”陈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星图’那边传过来了更详细的数据,关于马利亚纳海沟的那个异常信号。”
路岩精神一振,快步走到沙盘前。只见代表地球的立体模型上,位于西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区域,被标记出了一个不断闪烁的幽蓝色光点。旁边流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频谱分析图。
“能量特征确认,与‘灵曦之帷’的背景辐射相似度提升到了百分之九点四,而且还在缓慢增加。”苏琳调出一组对比波形,“但更奇怪的是它的行为模式。它不是在固定位置散发能量,而是像……在沿着海沟的特定路线移动,速度不算快,但轨迹非常有规律,几乎像是在……巡逻或者搜寻什么。”
“巡逻?搜寻?”路岩眉头紧锁。一个非生命的能量源,表现出如此拟人化的行为,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我们调取了该区域近百年来的所有超自然事件记录和海洋监测数据。”陈浩操作着控制台,沙盘上浮现出大量历史标记,“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他放大了海沟的某个特定区段,那里除了代表当前异常信号的蓝点,还有几个极其黯淡的、几乎要消散的古老标记。
“根据零星的、未被官方证实的航海日志和土着传说,这片海域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曾多次出现过无法解释的‘幽灵光带’、导致船只仪器失灵的‘恶魔三角区’,以及……一些关于‘海底古城’和‘沉睡之神’的呓语般的故事。”苏琳补充道,“以前这些都被归为民间怪谈或自然现象,但现在看来……”
“它们可能与这个移动能量源有关。”路岩接话道,目光锐利,“能量源的移动轨迹,与这些历史异常事件的发生地点,有重合吗?”
“正在比对!”陈浩十指如飞,将历史标记与当前能量源的移动轨迹进行叠加。几分钟后,结果显现——有超过六成的历史异常事件发生点,位于能量源移动轨迹的附近或延伸线上!
“它不是随机移动……它在追溯……或者说,它在激活这些古老的能量节点?”苏琳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这个发现让办公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一个与南极终极封印同源、具备自主移动和“激活”能力的能量源,隐藏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中,其背后代表的意义,细思极恐。
“能确定它的具体形态或者核心吗?”路岩追问。
“很难。”陈浩摇头,“海沟深处的环境极其恶劣,水压、磁场混乱、以及能量源本身的干扰,让我们的远程探测手段效果很差。只能确定它是一个高密度能量聚合体,内部结构无法解析。不过……”
他顿了顿,调出了一段极其模糊、充满噪点的声纳信号还原音频。
“……我们捕捉到了一段非常微弱的、伴随能量源移动的……声波信号。经过降噪和增强处理,听起来……不太对劲。”
陈浩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低沉、扭曲、仿佛经过厚重水层和无数障碍物过滤的声音传了出来。那声音并非已知的任何海洋生物发出的,更像是一种……规律性的脉冲,中间似乎还夹杂着某种更加细微、如同呓语般的调制。
路岩凝神细听,他的精神力经过南极法则的洗礼,对能量和信息的感知远超常人。在那混乱的声波底层,他隐约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古老、极其晦涩的……节奏感。那不是人类语言的节奏,更像是某种基于数学或物理常数的……编码!
“这声音……像不像是某种……心跳?或者……引擎的低频轰鸣?”苏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