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市理工大学“镜仙”事件的迅速、精准解决,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火种”团队。带着四名主要受害者精神稳定、校园异常能量场彻底消散的明确成果,以及大量关于“规则类异常”的一手数据,团队返回了“地下长城”基地。
成果汇报第一时间呈递了上去。路岩的报告中,着重强调了“镜仙”事件并非传统鬼怪作祟,而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利用特定仪式和媒介(镜面)触发,针对人类认知弱点进行侵蚀和吞噬的“规则污染”。成功解决的关键,在于对规则的解析、对核心节点的精准打击,而非单纯的武力清除,这恰恰证明了“火种”路径在面对此类新型威胁时的不可替代性。
报告上去后,基地上层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微妙。预期的肯定和压力缓解并未立刻到来,反而是一种更加沉闷的寂静。仿佛一块石头投入深潭,只激起了一圈涟漪,随即被更大的黑暗吞没。
路岩很清楚,这寂静之下,是两股力量更为激烈的博弈。他提交的报告,是“火种”派系掷出的筹码,而对方,绝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在返回基地的第四十八小时,正式的“质询与分析会议”通知下达。会议将由最高委员会下属的“异常事件评估小组”主持,组长正是参谋部的周锐。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
会议当天,“磐石”厅旁的中型会议室。气氛凝重。椭圆形的会议桌一端,坐着以周锐为首的评估小组成员,多是身着军装或深色行政制服、面容严肃的中高层官员。他们代表着“天罚之剑”的支持力量,以及对于“火种”“效率低下”的质疑声。另一端,则是路岩、宋茜,以及作为技术支持的陈浩和苏琳。杨振华并未直接出席,但他的影响力如同无形的屏障,笼罩着路岩一方。
周锐率先发言,他年约五十,身材精干,眼神锐利如鹰,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路岩博士,首先,祝贺你们团队成功解决了江城市理工大学的异常事件,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开场白是程式化的肯定,但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丝毫暖意。
“这是‘火种’计划应尽的职责。”路岩平静回应。
“职责?”周锐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路博士,我们仔细研究了你们的行动报告。不可否认,结果值得肯定。但过程……恕我直言,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冒险。”
他调出全息投影,上面显示着路岩和宋茜进入镜像空间的能量模拟图。
“根据你们自己的描述,以及陈浩研究员、苏琳研究员提供的边界能量监测数据,你们是主动通过重复危险仪式,深入一个完全未知的、由扭曲规则主宰的精神空间。我想请问,在做出这个决定时,你们是否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安全返回?如果你们两位,作为‘火种’计划的核心,失陷在其中,这个损失,由谁来承担?整个计划的进程又将受到何等致命的打击?”
问题尖锐,直指行动的风险性。
路岩面不改色:“周组长,面对未知的规则类异常,不存在零风险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判断基于对事件性质的分析、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当时事态紧急、有扩散风险的前提下。如果当时采取保守的外部压制或隔离,或许能暂时控制,但无法根除污染源,最终可能导致规则突破封锁,造成更大规模的认知灾难。进入镜像空间,是权衡利弊后,风险相对可控的选择。”
“风险可控?”周锐旁边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文职官员嗤笑一声,“路博士,你所谓的‘可控’,就是两位核心人员手拉手闯入一个能量读数爆表的精神领域?这听起来更像是中世纪骑士的浪漫冒险,而非严谨的科学研究行动!”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附和。
宋茜抬起眼眸,清冷的目光扫过那位官员,声音不高,却让杂音瞬间消失:“我们对镜像空间的规则进行了前期分析,确认其运作机制基于认知扭曲。我与路岩博士的精神抗性,以及我们之间的灵能协同,是应对此类环境的最有效‘工具’。数据不会说谎,我们成功了,并且带回了所有受害者的精神本源,以及关于此类异常的关键数据。这,就是最大的‘严谨’。”
她的发言,将争论拉回到了事实与结果的层面。
周锐微微眯起眼睛,目光转向宋茜:“宋顾问,你的灵能能力确实非凡。但据我们了解,这种力量同样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受到‘深渊’能量的影响或污染。落枫村事件中,你就曾受到强烈冲击。我们如何确保,在未来的行动中,你的力量不会成为新的风险源?或者说,我们如何能完全信任一个……力量来源尚且存疑的个体?”
这话语已经带着明显的攻击性和挑拨意味,试图在团队内部制造裂痕。
路岩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但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看向宋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