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消失后留下的线索与迫在眉睫的全球危机,像两条鞭子,驱策着“火种”团队。十二小时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陈浩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卫星资源和地质数据库,结合宋茜对地气能量的模糊感应,终于在湘西错综复杂的水脉与山势中,圈定了三个最符合“龙脉源头”、“地气郁结”特征的疑似区域。
目标锁定在最为偏远、地形也最险峻的“野人谷”深处。根据有限资料和当地模糊传说,那里是数条地下暗河的最终汇流处,形成了一片终年云雾缭绕、磁场混乱的深涧地带,自古便是人迹罕至的禁地。
没有时间进行更周密的先遣侦察了。路岩决定,由他、宋茜、赵伟以及四名最精锐且接受过基础抗精神污染训练的特遣队员,组成一支七人突击小队,携带轻量化但功能最强的装备,立即出发。苏琳和陈浩则留在村公所建立临时支援中心,负责远程数据分析和与基地联络。
天色未明,细雨依旧缠绵。突击小队告别了留守人员,踏着泥泞不堪的山路,一头扎进了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
最初的几个小时,行程还算顺利。虽然道路湿滑,林木茂密,但尚在常规山地行军的范畴内。赵伟一马当先,手中的开路刀精准地劈开拦路的藤蔓和枝杈,机械义肢在复杂地形下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稳定性。特遣队员们紧随其后,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脉冲步枪处于随时可击发的状态。
路岩走在队伍中间,手中的便携式能量探测仪屏幕稳定地显示着背景读数,除了自然环境的微弱能量波动外,并无异常。他时不时与后方的陈浩核对坐标和地形数据。
宋茜则走在队伍靠后的位置,她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全神贯注于物理环境,而是微微闭目,灵觉如同轻柔的网,向四周铺展开来,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呼吸”。起初,她只能感受到雨林的生机与潮湿,但渐渐地,一种极其隐晦的、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沉重“脉动”开始被她捕捉到。那脉动缓慢而有力,带着一种亘古的沧桑感,与她在基站和HN-739节点感受到的守护者气息有些类似,但更加原始、更加……“沉默”。
“地脉能量确实在增强,”她轻声对身旁的路岩说,“方向与我们行进路线一致。但……很‘平静’,甚至可以说……‘死寂’。”
路岩看了一眼探测仪,上面的读数依旧平稳。“能量反应没有明显峰值,但背景水平在缓慢抬升。这种‘平静’可能只是表象。”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树木的形态变得愈发怪异,枝干扭曲盘结,仿佛在挣扎;一些菌类和苔藓呈现出不正常的、过于鲜艳的颜色;空气中那股泥土和腐殖质的气息中,开始混杂进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硫磺和金属锈蚀的怪味。
更令人不安的是,声音似乎在逐渐消失。鸟鸣虫嘶变得越来越稀疏,到最后,只剩下队员们踩在湿滑落叶和泥水上的脚步声,以及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森林陷入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队长,有点不对劲。”一名负责断后的特遣队员通过头盔内的通讯器低声道,“太安静了,连风声好像都停了。”
赵伟打了个手势,队伍瞬间停止前进,进入警戒状态。他举起手,感受着空气的流动。“不是停了,是这里的空气……几乎不流动。”他沉声道,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仿佛凝固了的密林。
路岩的探测仪上,代表环境能量稳定性的指标开始出现小幅度的、不规则跳动。“空间结构可能开始出现微观层面的不稳定。”他提醒道。
宋茜的眉头紧紧蹙起,她的灵觉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那原本只是隐约感知到的“脉动”,此刻仿佛变成了贴在耳边的沉重鼓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意识深处。不仅如此,她开始“听”到一些极其细微的、并非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极远处低语,又像是风穿过古老石窟的呜咽,混乱而持续,试图钻进她的脑海。
“精神干扰在增强。”宋茜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有很多……杂乱的‘回响’,像是沉淀了无数年的记忆碎片。”
“所有人,检查个人现实稳定锚状态,汇报精神感受。”赵伟下令。
队员们迅速自查并汇报,暂时无人出现明显异常,但都表示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和被窥视感。
“继续前进,保持最高警惕。”路岩下令。停顿只会增加不确定性。
队伍再次移动,但速度明显放缓。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走,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湿滑的岩石考验着每个人的体能和意志。雾气不知从何时开始弥漫开来,起初很淡,但越来越浓,能见度迅速下降,很快便不足二十米。雾气带着一股阴冷的潮气,粘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启动热成像和生命探测。”赵伟命令道。几名队员立刻调整头盔模式,但反馈回来的图像充满了噪点,仿佛雾气本身就在干扰着探测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