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精神冲击余波,如同粘稠的油污,顽固地附着在世界的意识表层。尽管可见的混乱逐渐平息,但无形的恐慌、莫名的焦虑、以及夜间愈发频繁的噩梦,开始在普通人中悄然蔓延。民管局和各合作机构疲于奔命,处理着激增的灵异事件和集体癔症病例,仿佛整个世界的精神免疫系统正在持续性地低烧。
“地下长城”内部,气氛同样凝重。杨振华承受着来自更高层的巨大压力,质疑“火种”计划激进手段的声音开始出现。但他顶住了压力,再次明确了对路岩团队的绝对支持,只是强调,下一次行动必须要有更充分的把握,以及应对更剧烈反弹的完备预案。
压力,如同无形的手,扼住了“火种”实验室的咽喉。
路岩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数据与古老记载的海洋里。HN-739节点的成功收容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但随之而来的全球反击也昭示了敌人的强大与敏感。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和容错空间,都在急剧缩小。“星火”,这个唯一被古老守护者提及的、可能扭转局面的希望,其谜题必须尽快破解。
陈浩几乎住在了超算中心,他将所有关于“星火”的碎片化信息——那些史前石刻的模糊字符、不同神话体系中关于“创世之火”或“净化之焰”的隐喻、民管局档案库中记载的几次无法解释的全球范围能量“重置”事件(现被怀疑与“星火”有关)——全部输入模型,试图进行交叉比对和模式识别。
苏琳则专注于分析上次全球精神冲击的数据,试图从中剥离出属于“守护者”本体的微弱信号。她与宋茜密切配合,宋茜依靠灵觉分辨那庞杂意识洪流中不同的“音色”,苏琳则将这些主观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输入心理模型。
赵伟也没有闲着,他根据最新情况,重新修订了所有战术预案,并加强了基地的防御等级,尤其是对精神污染的防护。他的机械义肢在虚拟沙盘上推演着各种极端情况,从多个节点同时爆发,到“深渊”主体直接显现。
数日不眠不休的研究,终于带来了一丝微弱的曙光。
“路博士!有发现!”陈浩的声音因激动和疲惫而嘶哑,他将一段极其复杂的能量矩阵模型投射到主屏幕上。模型由无数细小的、闪烁着不同光芒的节点和连接线构成,仿佛一个微缩的、动态的星空。
“我对比了所有关于‘星火’的间接描述,以及历史上那几次疑似‘星火’激活事件的能量残留记录,”陈浩快速解释道,“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涉及到一种极其特殊的能量共振模式——不是单一频率,而是一个复杂的、自我迭代的、类似于……‘分形’或者说‘生命成长’的频谱结构!”
他放大模型的核心部分:“你看,它从一个极微小的、近乎奇点的能量波动开始,遵循某种特定的数学规律(类似于斐波那契数列与混沌理论的结合),吸收周围的环境能量(包括电磁能、灵能、甚至……生物的情绪能量),不断放大、扩展、重构,最终形成一个短暂的、但能级极高的‘规则干涉场’!这个场,能够暂时性地覆盖并改写局部区域的物理常数和因果逻辑!”
路岩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规则干涉场……这就是‘格式化’能力的本质?那么,引导‘星火’的关键,就在于……‘复现’这个初始的、分形迭代的能量结构?”
“理论上是的!”陈浩兴奋地点头,“但难点在于,这个初始结构极其不稳定,而且其迭代过程对环境能量极其敏感,任何微小的干扰都可能导致迭代失败,或者……失控,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历史上那几次事件,很可能都是自然条件偶然满足后的被动触发,而非主动引导。”
就在这时,苏琳和宋茜那边也有了进展。
“路博士,”苏琳开口道,她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脑波和情感能量对应图谱,“通过对上次精神冲击数据的深度分析,结合宋顾问的灵觉分辨,我们确认,在冲击波中,确实混杂着一丝极其微弱、但本质迥异的意识波动。它更加……有序、沉重,带着一种……近乎‘歉意’的悲伤。我们相信,这属于守护者残存的本体意识。”
宋茜补充道,她的脸色依旧不好,但眼神清亮:“它似乎在……‘旁观’。感受着那些痛苦碎片的愤怒与反击,也感受着我们的坚持与探寻。那声‘歉意’……或许,是对因其自身状态而引发这一切混乱的……无奈?”
路岩若有所思。守护者的意识并未完全沉寂,它仍在观察,甚至可能……在评估?
他看向陈浩构建的那个复杂而精妙的“星火”能量矩阵模型,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成形。
“如果……”路岩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探索的决然,“‘星火’的引导,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说,不完全是呢?”
众人看向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