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的河水在夜色下奔腾咆哮,对岸南疆的群山如同蛰伏的巨兽,隐没在浓重的黑暗与雾气之中。商队在河滩高地扎营,篝火的数量比往日多了几处,跳动的火焰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湿冷与凝重。护卫们的警戒范围扩大了一倍,暗哨一直布到了河岸边的乱石滩,所有人的神色都绷得紧紧的,仿佛对岸随时会冲出什么可怕的东西。
墨先生给我的那块黑色令牌,被我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与无字天书和雷击木牌放在一起。三样东西挨着,偶尔会传来极其微弱的、仿佛共鸣般的悸动,让我既感安心,又隐隐不安。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河面上还笼罩着乳白色的浓雾。墨先生依旧准时将我带到营地边缘一处更为僻静的河湾巨石之后。这里水声轰鸣,反而能掩盖一些动静。
“南疆瘴疠之地,邪祟滋生,寻常武艺难有作为。你身负雷罡,乃破邪利器,须尽快掌握自保之力。”墨先生开门见山,语气比往日更加严肃,“今日,我传你‘引雷诀’第一重——‘聚气化雷’的基础行功路线。此法凶险,稍有差池,雷罡反噬,轻则经脉灼伤,重则修为尽废,甚至危及性命。你需谨记每一步要领,绝不可有半分急躁。”
我心中一凛,连忙收敛心神,郑重应道:“是,墨先生。”
墨先生让我盘膝坐在平整的巨石上,五心向天(头顶心、两手心、两脚心)。他站在我身侧,声音低沉而清晰,穿透隆隆水声,直接印入我的脑海。
“意守丹田,沉心静气。摒弃杂念,想象丹田如混沌鸡子,内蕴一点先天雷火之精。”他一边说,一边伸出食指,指尖泛起微不可察的白芒,隔空点向我小腹丹田位置。一股温和却带着指引性的凉意透体而入,帮我迅速定位并稳定了意念。
我依言照做,努力将意念沉入那一片混沌的感知中,去寻找那丝微弱却独特的“雷火之精”。有了前几日的练习,这次我很快便捕捉到了那一点混合着温热与冰凉的悸动源点。
“很好。”墨先生赞许一声,继续引导,“现在,以意引气,极其缓慢,如春蚕吐丝,引导此缕雷罡之气,出丹田,沿任脉上行,过膻中,至璇玑穴。”
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之前我只是引导气息在体内自然流转,从未尝试过如此精细地控制它沿着特定路线运行。那丝雷罡之气极为“活泼”,意念稍有不稳,它便像受惊的游鱼般四处乱窜,带来一阵阵针刺般的麻痒和灼热感。我屏住呼吸,全神贯注,额头瞬间布满细汗,小心翼翼地用意念包裹着它,一点点向上推动。
过程缓慢而艰难。好几次,气息在膻中穴附近失控,猛地散开,冲击得我胸口一阵憋闷,喉头腥甜,险些吐血。每次失控,墨先生都会及时隔空点出一指,一股清凉的气息如同堤坝般将散乱的雷罡强行约束,导回正轨。
“凝神!意到气到,不可有片刻松懈!记住气息流过经脉的灼热轨迹,那是雷罡运行的路径烙印!”墨先生的喝声如同警钟,在我即将失守时响起。
我咬紧牙关,凭借着一股倔强和求生欲,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不知过了多久,那缕顽劣的气息终于颤颤巍巍地、极其缓慢地,按照指引流过了膻中,抵达了锁骨之间的璇玑穴。
“停!”墨先生低喝,“璇玑乃气息交汇之枢,亦是雷罡外放之门户之一。于此穴温养片刻,感受雷罡积聚之势,但绝不可令其冲关!”
我依言停下,意念牢牢锁住璇玑穴中那团变得活跃且微微发热的气息。我能感觉到,就这么一小段路程,这缕气息似乎凝练了一丝,蕴含的力量也隐约强大了少许,像是一颗微小的火星,在穴窍中静静燃烧。
“接下来是关键。”墨先生语气凝重,“引气下行,归入丹田,完成一个小周天。下行之路,经玉堂、中庭、巨阙,至关元,再回丹田。此段路径靠近心脉,须更加谨慎,稍有偏差,雷火攻心,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中一紧,更加不敢大意。引导气息下行,比上行似乎更难控制。那雷罡之气变得有些“沉重”,下行时带着一股下坠之势,意念稍弱,它就可能失控加速,直冲心脉所在的中庭、巨阙等穴。
我几乎是耗尽了全部心神,意念如同最纤细的丝线,死死缠绕着那缕气息,控制着它如同滴露般,一滴一滴,缓慢地流过一个个要穴。每过一个穴位,都能感觉到一阵明显的灼热和膨胀感,仿佛穴位被强行撑开。尤其是经过中庭穴时,距离心脏极近,那灼热感让我心跳加速,呼吸都变得困难,仿佛随时可能引火烧身。
汗水浸透了我的衣衫,身体微微颤抖,但我死死坚持着。终于,那缕气息艰难地流过关元穴,如同倦鸟归巢般,缓缓沉入了丹田之中。
就在气息完全回归丹田的刹那——
“嗡!”
我浑身猛地一震!丹田内那一点雷火之精仿佛被注入了活力,骤然明亮了数倍!一股比之前精纯、凝练得多的暖流(其中夹杂着清晰的酥麻感)自行运转起来,瞬间流遍刚才行功的路径,所过之处,经脉传来一阵舒畅的温热感,仿佛被温水洗涤过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