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爆炸声浪和骤然爆发的强光,让李玄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目光所及,并非直接看到夜空的烟花,而是落在了眼前那扇巨大的落地窗上。窗上覆盖的冰棱和凝结的水汽,此刻成了天然的棱镜和画布。
就在那冰棱与光影交织的窗面反光中,在烟花炸裂瞬间的光芒映照下,一个模糊却无比熟悉的身影,猝然浮现!
那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棉袄的年轻身影,背对着办公室的灯光,面朝着窗外璀璨的烟花。身影略显单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双手插在裤兜里,微微仰着头。背景不再是智库顶楼的景象,而是……隐约可见的、堆叠的集装箱轮廓和远处港口昏黄的灯光。是1991年除夕夜,那个在集装箱码头值班守岁、眺望城市烟火的青年技术员李玄策!
冰棱扭曲了光线,让这反影如同隔着一层流动的水波,既虚幻又真实。青年李玄策的身影在烟花明灭的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隔着三十年的时光长河,与此刻坐在智库顶楼的中年李玄策,无言地对视着。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流瞬间冲垮了李玄策的心防。他仿佛能闻到1991年那个寒冷码头夜里的海腥味,感受到海风吹在脸上刀割般的刺痛,听到远处传来的、模糊的机器轰鸣和工友的笑闹。那个踌躇满志又带着迷茫,坚信技术可以改变些什么的年轻人……
“预言非宿命……”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清晰无比。
窗外的烟花还在持续不断地绽放,将夜空渲染得如同白昼。窗上的青年身影在强光中渐渐淡去,如同被时光的潮水冲刷。李玄策猛地收回目光,心潮澎湃。他不再犹豫,伸手拿起桌上一支造型古朴、沉甸甸的钢笔——那是他父亲李长庚多年前从海外带回赠予他的礼物,笔身温润,已经磨出了岁月的包浆。
他翻过年终报告厚重的封面,在洁白的扉页上,提笔,蘸墨,笔尖悬停片刻,然后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力量,重重落下:
“庚子之鉴:预言非宿命,乃人心向背之镜。星途烛火,持于众生之手。”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沉稳而坚定的沙沙声。当写到“众”字时,他的手腕似乎因心绪的激荡而微微一顿。饱满的笔尖在“众”字的最后一捺处,竟意外地洇开了一小团深蓝色的墨渍。
那墨渍迅速在纸纤维间晕染开,形状奇特。李玄策凝目看去,心头猛地一跳——那墨渍的边缘轮廓,竟神似一盏老式防汛马灯的简笔画!灯罩的弧度,提手的弯曲,底座的模样……与他记忆深处,无数个防汛抗洪的危急关头,照亮雨夜泥泞道路的那盏马灯,何其相似!这无心的墨痕,如同一个来自岁月深处的烙印,一个无声的提醒:那照亮黑暗、指引方向的灯火精神,从未熄灭。
他放下笔,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目光再次落回那本摊开的手工碳账簿上。刘师傅不知何时已经悄悄退了出去,室内又恢复了宁静,只有窗外烟花沉闷的余响和暖气细微的流动声。
李玄策的手指轻轻翻动账簿,目光停留在记载着祖父“三钱炭火”的那一页。就在他准备合上账簿时,指尖触碰到账簿靠近装订线处的一个小小夹层。他小心地分开那几乎被磨平的纸页边缘,里面赫然夹着几粒细小、饱满、带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深褐色种子。
火星耐寒草种!
他立刻认了出来,这正是前几日方清墨在电话里兴奋地提到的,由“祝融号”带回的火星土壤样本,在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里成功培育出的第一代耐寒植物种子!它们顽强地适应了模拟的火星严寒,蕴含着在异星荒漠中点燃生命绿洲的希望。清墨在西安抗疫的药渣里也发现了它的踪迹,此刻,它又悄然出现在这本记录着人间烟火与星途梦想的账簿夹页里。
窗外的烟花表演似乎进入了最高潮。无数光点腾空而起,在夜空中交织成最绚烂的图案。其中一束巨大的、银白色的烟花恰好在他正前方的夜空中轰然绽放,如同无数颗微缩的星辰同时点亮。那璀璨的光芒透过覆盖着复杂冰棱的落地窗,被反复折射、散射。
就在李玄策的眼前,在烟花光芒与冰棱的共同作用下,那些原本杂乱的光斑,竟在办公室雪白的墙壁上,清晰地投射出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由光线构成的图案!
那图案线条清晰,由几颗特别明亮的“光点”组成腰带,周围环绕着其他稍暗的星光——是猎户座!冬季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之一。那光构成的星图栩栩如生,仿佛将无垠的宇宙一角,瞬间搬到了这间顶楼的办公室内。
李玄策静静地望着墙壁上这短暂而神奇的“星图”,又低头看了看账簿夹页中那几粒来自红色星球的种子,再凝视着扉页上那尚未干透的墨迹和那盏由墨渍形成的“防汛马灯”。窗外的喧嚣、窗内的寂静、历史的温度、当下的重担、未来的星途……在这一刻,在2021年最后一个雪落无声的夜晚,在这个连接着人间与星海的智库顶楼,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雪,还在无声地落着,覆盖着过去,孕育着新生。而那由人心汇聚的烛火,已悄然点亮了通往星途的航标。他拿起那份扉页上墨迹未干的报告,指尖不经意地拂过纸面,感受到一丝极其细微的、熟悉的纤维感——是西疆长绒棉特有的柔韧。这来自祖国西陲的洁白纤维,如同无数双平凡却有力的手,正悄然托举着这份沉甸甸的未来蓝图。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金兰厌胜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