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务实精神:
“亚马孙的伤痛,绝非一地一国之痛,它是悬挂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我们共同家园——地球母亲的深切悲鸣。” 他略作停顿,目光仿佛穿透屏幕,直视每一位与会者的内心,“保护这唯一的蓝色星球,是超越一切政治分歧、意识形态差异的共同责任。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全球生态为代价。中国愿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相称的责任,与世界各国真诚携手,以最切实的行动,共同应对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生态危机。 我们呼吁,将精力集中于灭火救灾、生态恢复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而非无谓的争吵。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未来。”
当他引用“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时,通过同声传译传递出去,屏幕上有几位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代表,原本紧绷或质疑的神色,明显缓和下来,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个概念超越了简单的环保口号,直指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为全球合作提供了更深层的哲学基础。
客厅里,方清墨搂着情绪稍缓但仍显蔫蔫的李天枢,目光紧紧锁定着屏幕上丈夫的身影。她看着李玄策沉稳自信地阐述方案,看着他引经据典凝聚共识,看着他展现出一个大国智囊的担当与远见。这份从容与智慧让她感到安心,但低头看着怀中儿子苍白的小脸,感受到他身体里残留的那份对地球“疼痛”的感应,一股更深沉的忧虑又涌上心头。她作为顶尖的生物材料学家,比常人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不可逆性。每一片在烈焰中化为灰烬的雨林,都意味着无数未知物种的灭绝,意味着地球生态链上一环环的永久断裂,其后果之深远,可能远超人类当前的认知。这场大火,烧掉的不仅是树木,更是人类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无法估量的未来可能性。
窗外,京城的夜空不知何时笼罩了一层稀薄的、难以察觉的灰霾。那并非本地的雾霾,却像一层无形的纱,模糊了星辰的光辉,也沉重地压在每一个知晓远方灾厄的人心头。这淡淡的灰,仿佛是从遥远南美飘来的、带着焦糊味的叹息,无声地提醒着人类:地球的伤痛,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书房内,李玄策的发言还在继续,他身后的电子屏幕切换着更详细的合作路线图。而在客厅温暖的灯光下,方清墨轻轻吻了吻儿子微凉的额头,将他搂得更紧了些,仿佛想用自己的体温,驱散那来自遥远雨林、萦绕在孩子心头的寒意与悲伤。地球在哭泣,而人类的良知与智慧,能否真正携手,抚平这道巨大的伤痕?答案,写在今晚的会议里,更写在未来的行动中。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金兰厌胜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