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被周卫国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准确的当地语称赞弄得一愣,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好意思和被人尊重的暖意。他下意识地举起自己的杯子,和周卫国碰了一下。
周卫国仰头喝了一大口,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哈”声,然后才转过身,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小刘的肩膀上。他换回了中文,声音依旧洪亮,却带着长辈般的关切和不容置疑的劝导:“小刘!你小子,技术没得说,是块好料!可这脾气,得收收!出门在外,讲究个啥?‘和气生财’!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搁哪儿都管用!”
他环视了一下周围安静下来的众人,声音提高了几分,像是在对小刘说,又像是在对所有人说:“咱们顶着风沙,跑这万里之遥来干啥?不就是修这条路吗?这条路,不光是地上的钢筋水泥,它连的是啥?”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连的是咱们的心!是咱们这些干活儿的人的心,是咱们跟当地朋友的心!心不通,路修得再直再宽,它也不踏实!”
周卫国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仿佛穿透了食堂的墙壁,看到了几十年前津城港口的滚滚波涛和忙碌身影。“我年轻那会儿,跟老李——就是现在咱国内那个管大事儿的李玄策——在码头扛大包,开吊车。那时候也愣头青,跟一个老工友因为卸货顺序不对付,吵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动了手。后来呢?老李拉着我们俩,找了个小馆子,几杯烧刀子下肚,话说开了,嘿!你猜怎么着?不打不相识!后来那老哥成了我最好的兄弟!出门在外,磕磕绊绊难免,可只要心是好的,劲儿往一处使,啥疙瘩解不开?”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带着码头工人特有的直爽和烟火气,却蕴含着最朴素的真理。小刘听着,脸上的怒气渐渐被羞愧取代,低下了头。阿米尔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中文,但周卫国话语中的真诚、他拍小刘肩膀的动作,以及提到“李玄策”(这个名字在项目上代表着权威和信誉)时那份自然的熟稔,让他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善意和劝和之意。
周卫国看火候差不多了,一手揽过小刘的肩膀,一手举起酒杯,面向阿米尔和在场的所有人,用他那独特的、混合着简单中文、当地词汇和手势的语言,大声说道:“丝路!朋友!(Silk Road, friends!)” 他指着脚下的地面,又指指大家,“工作!合作!(Work, together!)” 最后,他高高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最真挚、最热烈的笑容,用尽力气喊道:“新年!快乐!干杯!(New Year, Happy! Ganbei!)”
“干杯!!”
“Happy New Year!(当地语言新年快乐)!”
“合作!朋友!”
不同的语言,同样的热情,瞬间被点燃!食堂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应和声。小刘抬起头,眼眶有点红,他主动向阿米尔伸出手,用生硬的当地语说了句“对不起”。阿米尔也露出了爽朗的笑容,用力握住小刘的手,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周围响起更热烈的掌声和口哨声,刚才的不快彻底烟消云散,气氛比之前更加热烈融洽。
年夜饭在更高的欢声笑语中继续。当最后一道甜点被扫荡一空,不知是谁提议,大家呼啦啦涌出了温暖的食堂。
营地外的空地上,寒风依旧凛冽,刮在脸上生疼。但此刻,没人觉得冷。一堆巨大的篝火已经被点燃,干燥的木柴在火焰中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金红色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寒冷的夜空,将周围几十米的范围映照得一片通明,也将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眼中的光彩映照得无比生动。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大家手拉着手,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火光跳跃,将手拉手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荒芜的地面上,像一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图腾。
“来!唱起来!跳起来!”周卫国站在圈外,笑着大声鼓动。
于是,奇妙的旋律开始在寒夜中流淌。一位哈萨克族的工人大叔,拿出随身携带的冬不拉,拨动琴弦,弹奏起悠扬而略带苍凉的草原牧歌。几位中方的小伙子,扯着嗓子吼起了家乡的梆子戏,虽然跑调得厉害,却充满了豪情。当地的姑娘小伙们则踩着欢快的节拍,跳起了节奏明快、动作奔放的传统舞蹈,裙摆飞扬,靴子踏地。还有人哼唱着完全听不懂的异国民谣,曲调婉转悠扬。
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整齐的舞步。歌声此起彼伏,调子南腔北调,舞姿五花八门。但这丝毫不妨碍欢乐的传递。火光摇曳,映照着每一张笑脸——中方员工被冻得发红却兴奋的脸,当地工人饱经风霜却写满真诚的脸,年轻工程师们充满朝气的脸。不同肤色的手紧紧相握,掌心传递着超越语言的温暖。大家踩着并不一致的步伐,随着冬不拉的旋律、梆子戏的吼声、奔放的舞步,笨拙而快乐地晃动着身体。笑声、歌声、琴声、篝火的噼啪声、靴子踩地的嗒嗒声,汇成了一曲充满野性生命力与和谐共鸣的“丝路新年交响曲”。
周卫国没有加入那个旋转的圆圈。他退后几步,靠在一辆大型工程车的轮胎上,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点上。橘红色的烟头在寒风中明灭,映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感受着辛辣的烟气涌入肺腑,驱散着最后的寒意。他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温暖而充满生命力的一幕:跳跃的火焰,手拉手旋转的人群,不同语言交织的歌声,还有更远处,在篝火光芒边缘若隐若现的、已经初具雏形的巨大物流仓库和延伸向远方的路基轮廓。
寒风卷着火星和零星的歌声,掠过他耳畔。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眼前这和谐欢乐的场景,与记忆中津城港口的喧嚣、与李玄策年轻时在吊车上专注的侧脸、与这片苍茫大地上即将崛起的现代化通途…种种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重叠。
他吐出一口长长的白烟,烟雾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一个无比清晰而坚定的愿望,在他心中悄然升起,如同这篝火,温暖而明亮:路通则人通,人通则心通。愿这丝路之上,路之所至,心之所向,皆化坦途。
篝火熊熊,映照着周卫国满足而坚毅的侧脸,也映照着丝路寒夜里,这团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点燃的,象征着理解、合作与希望的温暖火焰。这火焰,足以照亮前路,温暖寒冬。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金兰厌胜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