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那清辉永驻、道韵清冷的太阴星,孔宣并未急着施展神通径直回归道场,而是有意放慢了脚步,宛若凡间游学的士子,悠然漫步于无尽星空与洪荒山河之间。
他周身混元道域自然舒张,虽未刻意彰显,却与周遭天地产生着玄妙的共鸣。每一步踏出,脚下虚空便生五色莲影,旋即隐没,仿佛大道痕迹,转瞬即逝。他沉浸在不久前方才结束的、与镇元子、羲和常曦的论道收获之中。
五庄观内,地书所展露的洪荒大地那“承载万古”、“沉淀因果”的厚重本源,与后土祖巫那“生养化育”、“慈悲包容”的大地意蕴相互印证,使得他元神中的土行符文愈发古朴深沉,光芒内敛,却仿佛能镇压诸天。太阴星上,常曦所阐述的至阴至净、涤荡魂灵的太阴道韵,则让他对水行法则中那“寒”、“静”、“纯”的一面领悟更深,五行之水,不仅浩瀚,亦可极致纯净,如同万载玄冰,冻结时光,映照本心。
这些感悟,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混元五行道果的浩渺海洋之中,不断夯实着他的根基,拓宽着他对大道认知的边界。他时而于云巅驻足,观下方江河奔流,体悟水之动与静;时而落于山巅,感受地脉起伏,印证土之厚与德;时而引一缕九天罡风,剖析其中金火交织之妙。混元之境,让他对天地万物的观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微观与宏观并济的层次,看似寻常的景象,皆能引发道心的涟漪。
这一日,他行至一片名为“黑煞泽”的荒芜之地。此地因远古一处战场遗迹淤积,煞气冲天,怨灵不散,更滋生了不少依靠吞噬煞气、血食修炼的邪魔外道,将方圆万里化为了生灵绝迹的魔土。
孔宣刚踏入此地上空,便觉一股混杂着血腥、怨毒、贪婪的污浊业力扑面而来,试图侵蚀他的道体与元神。他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这等业力深重、荼毒生灵之辈,存于世,便是对洪荒天地的玷污。
恰在此时,下方沼泽深处,猛地冲出三道裹挟着浓稠黑雾的身影!为首者乃是一尊太乙金仙巅峰的九头毒蛟,其余二者亦是金仙境的骨魔与尸王。它们感应到孔宣那纯净而磅礴的生命气息,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贪婪地扑杀而来,意图吞噬这“大补之物”!
“桀桀!好纯净的血肉元神!合该老祖我今日造化!”九头毒蛟十八只眼睛闪烁着嗜血的红光,喷吐出腐蚀虚空的毒煞。
孔宣甚至未曾正眼瞧它们,只是轻轻一拂袖。不见光华,不闻巨响,那扑来的三魔身形骤然僵住,随即如同被无形巨力碾过的沙雕,从最细微的粒子层面开始崩解、湮灭!它们周身那滔天的煞气与业力,在混元道域的笼罩下,如同烈日下的冰雪,瞬间消融净化,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
举手投足间,涤荡妖魔,还此地一片清明。天空中的污浊煞气为之一空,久违的天光洒落在这片死寂的沼泽上,虽一时难以恢复生机,却已有了净化的开端。一丝微不可察的功德之气悄然融入孔宣体内。他并未停留,继续前行,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此这般,在回归途中,他又顺手清理了几处类似的凶戾巢穴,斩杀了数名业力缠身、恶贯满盈的魔头。对于已达混元之境的孔宣而言,这些不过是路途上的些许尘埃,随手拂去即可。
这一路慢行,梳理感悟,涤荡尘埃,待他回到王屋山,回到那被氤氲仙气与五行道韵笼罩的清虚洞天时,心境已臻至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圆满。
“老爷回来了!”彩云、彩霞感知到洞天开启,欢快地迎上。他们见到孔宣,只觉得老爷比之离去时,气息更加深邃难测,仿佛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令人心生敬畏却又感到无比安心。
看着这两个自他立下道场不久便跟随左右,兢兢业业打理洞天,修为亦勤勉不辍的童子,孔宣心中升起一丝温情。他们跟随自己岁月不短,虽根脚寻常,但心性纯良,值得一番栽培。
“你二人且随我来。”孔宣将二童引至五针松下,那洞天灵气最为充裕、道韵最为清晰之地。
“你等跟随我多年,勤勉有加,今日,我便为你等讲道百年,能领悟多少,便看你等造化。”
二童闻言,惊喜万分,连忙恭敬跪坐于前,屏息凝神。
孔宣并未讲述过于高深的混元之妙,而是从最基础的五行灵气吸纳、炼化开始,由浅入深,系统地阐述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如何以五行淬炼肉身,凝练法力,滋养魂魄。他声音平和,却字字蕴含大道真言,引动周遭五行灵气随之雀跃舞动,演化出种种玄妙景象。
他讲木之生机,如何引动草木生长,又如何内守肝魂;讲火之文明,如何淬炼杂质,又如何点燃心灯;讲土之厚重,如何稳固根基,又如何滋养脾意;讲金之锋锐,如何破开迷障,又如何凝练肺魄;讲水之润下,如何滋润万物,又如何涵养肾精。
百年时光,在娓娓道来中悄然流逝。彩云、彩霞听得如痴如醉,周身气息随着讲道内容不断波动、凝练、提升。他们原本有些虚浮的根基被重新夯实,许多修炼中遇到的困惑茅塞顿开,对五行之道有了初步而系统的认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