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芝兰放下手里的笔,开口说道:“今天下午我和李悦同志将现场划范围辐射2公里内走了遍。再结合刚才余队的分析,我初步列出了五条线路。
要使时间吻合,以及三段监控的画面对上,作案人一定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至少曾经出现在这里不止一次。这个排查范围可以无限扩大,因为我们也无法排除作案人居住别处,但驾驶车辆来到本地,一次次的踩点,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
凶手选择消防大队这个作案地点,很大可能是认识许肖的。那么他身边的人际关系就要重点筛查。
我列出的五条线路,第一条出来是家羊肉粉馆,通过询问老板,他家不提供酒水,且不准外带,因为死者生前有饮酒,所以我们先排除这家。
第二条出来是家拉面馆,这家有监控,在案发时间段并没有出现许肖及那位随行人的身影;
第三条,是一家酒吧,酒吧门口有监控,只要人一进门就能发现。我们去看了看,也没有。
第四条,是一个发廊。店里面同样设有监控,从监控的画面去看外面,可以看到有人影通过。经过仔细排查,没有发现。
第五家略微有点特殊,出来有一棵香樟树,正好巧妙地挡住监控。经过走访,附近的人说这里一到晚上就会有一家人来卖烧烤,也提供酒水。”
李熊于是说:“所以沈老师你怀疑当时许肖和那位女性就在这里用餐?”
沈芝兰点头,“我猜想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试着走了一遍,如果当时作案人和许肖在这里吃烧烤,吃完烧烤后朝我画的第五条线路进去,的确能有合理的作案时间。
不过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凶手其实知识素养极高。曼陀罗和酒精混合需要控制量,如果量少,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凶手如果从卖烧烤到案发的巷子里,按照正常步数计算的话,大概需要半小时。
曼陀罗是管控中药,没有医生开的处方,凶手是怎么得到这些曼陀罗的呢?”
被提到的那位女警李悦吓得坐直了身体,实际上全程她只是帮自己打了伞,偶尔开口问问,这些线路的制作和推断她都根本没参与。
一天有半天她都在走神。
怎么听到沈老师连她一起提了有点心虚呢?
马凉的面色十分严肃,语气听上去也不大愉悦:“摸排人际这一块呢?”
有人赶紧应道:“许肖身为白地区消防大队队长,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先从同事这一块,负面评价太多了。不过在很多群众的心里,他是维护人民消防安全的英雄。家庭关系上,他父母双全,有妻子及一个14岁的儿子,算得上生活圆满。
朋友的话,基本上都是模棱两可,或是排斥,或是敷衍,没有真话。倒是有一个亲戚,口口声声说许肖不做人!当时他上学的时候,她多关心他,过年还给了他发了几百块钱的压岁钱。
现在他发达了,当官了,就飘了,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怕自己的穷亲戚缠上来。这样忘本的行径,在以前是要拉到祠堂里挨家法的。”
李熊问:“还有其他的吗?”
那人继续说:“同事这块争议比较大,很多人一致认为许肖不应该在这个位置上,官瘾大,踩高捧低,遇到事儿都是躲后面,没有管理能力,很多时候都是马后炮,并且私生活比较混乱。
如果说有什么重点人物需要注意的话,他们口中出现两个,一个是名叫宁仙的女人,和许肖是情人关系,同事们经常看见他下班后载着那个女人去餐厅吃饭。案发这个星期一直没有人看见,他们估计是两人吵架了;
还有一个是叫孟冬的男的,之前在消防大队上过班,后面突然就辞职了。可是辞职后竟然天天在门口闹,说是许肖负了他,需要赔偿精神损失费以及身体健康费。
案发前两天还在闹,这两天没出现了。目前差不多就是这两人,其他的可能还需要深入排查。”
李熊拧眉思考了会儿,才说道:“刚才沈老师已经定位作案人应该是位女性,那位孟冬身形和身高怎么样?”
摸排的人迅速答:“身高应该在172公分,体重128斤,身形比较瘦弱。”
余珉遂说:“这样说的话,我们监控排出来的矮5-8公分,就算只矮五公分,那位随行人身高应该是175,高跟鞋最起码是五公分往上,实际上有矛盾。”
下面有人听到这话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两厘米太正常了吧?谎报身高的太多了,也许他只有170公分,或者167公分,但是偏偏给自己报成了172厘米。
现实中很多人168的,全部当做170,178的全部统一报成180,这世上根本没有159、169、179的人,他多报两厘米不为过吧?况且实际测量中存在一两厘米的误差太正常了。
所以,我觉得是这个人因为跟许肖发生了矛盾,假意求和,实际上男扮女装杀了许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