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沉沉,宫灯如豆。
尚寝局后巷的档案库前,油渍未干,火盆余烬泛着暗红,像一只不肯闭上的眼睛。
周嬷嬷跪在冰冷石阶上,抖得如同秋风落叶,嘴里反复呢喃着那句诡异的话:“烧了就能清净……烧了就能清净……”
苏识立于阶上,玄色宫裙垂地无痕,指尖轻轻拂过一卷散落的黄麻布卷宗。
她没看周嬷嬷,目光却穿透层层叠叠的纸页,仿佛已窥见深埋十年的血腥脉络。
“押入冷牢,明日审。”她声音极轻,却字字如钉,敲进每一个人耳中。
柳绿心头一颤,低声道:“姑姑,此事牵连甚广,若贸然公审……万一她咬死不招,反被有心人扣个‘挟私报复’的罪名——”
“那就让她当着全宫的面招。”苏识转身,眸光微闪,映着残火跳动,“我要的不是她一人认罪,是让所有人看清,这宫里曾有一张看不见的网。”
她说完便走,步履无声,却步步生寒。
回房后,烛火摇曳,苏识提笔疾书。
不过半盏茶功夫,十封薄笺已封缄完毕,由柳绿亲自送往各宫老太妃手中。
每一封都附着一份《迷心散毒性考》的抄录本,末尾一行小字墨迹清晰:“此药可使人梦中呓语,信以为真。”
她要的不是证据确凿前的雷霆万钧,而是人心动摇时的风起云涌。
三日后,御前听谳。
皇帝端坐龙椅,神色淡漠,似对此等宫婢琐事毫无兴趣。
萧玦立于殿侧,黑袍垂袖,面容冷峻,唯有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赞许。
满殿女官、命妇列席两侧,屏息凝神——谁都知道,这场审问,审的不是纵火,是过去那些被掩埋的影子。
苏识缓步登台,身着御前首席掌事姑姑的深青礼服,发髻无饰,唯簪一支素银簪。
她不急不躁,不开罪状,只淡淡开口:“你为何烧库?”
周嬷嬷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奴婢……只是怕。”
“怕什么?”苏识追问,声线平稳,却带着无形压迫。
“怕那些话……怕那些字……”她声音颤抖,“只要还在,就永远不清净!春嬷说,娘娘最恨脏话,听见的人要记下来,说的人……迟早会被带走……”
大殿一片死寂。
苏识缓缓点头,示意白砚呈上三册旧档。
第一本,是她亲手誊录的废妃李氏临终记录,字迹歪斜,满纸癫狂呓语,却夹杂着一句清晰至极的控诉:“她给我点香,我看见她站在床前笑……她不是人。”
第二本,尚药局三年前香料出入账,其中“安神香”每月定量供给佛堂,批红处赫然是皇后的凤印。
第三本,更是惊人——皇后亲笔签署的“特供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十位宫人姓名,皆为佛堂侍奉者,而春嬷,赫然列于首位。
“你烧的,从来不是档案。”苏识声音陡然压下,如霜刃出鞘,“你烧的是你自己写下的‘见证’。你们每日记录废妃疯言,实则是替皇后确认药效是否生效;你们焚经诵咒,不是超度亡魂,是在掩盖一场持续十年的精神清洗。”
她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这不是一个人的疯癫,是一整套系统的操控。而你们每一个低头记下‘疯话’的人,都是共犯。”
周嬷嬷猛然抬头,眼中泪水混着恐惧奔涌而出:“是春嬷告诉我们的!她说娘娘要‘清净’,我们就得把‘脏话’都烧了!每次焚经之后,她都让我们写下谁说了‘看见她’……我们只是听命!我们不敢违抗啊!”
声音凄厉,撕破了殿堂表面的平静。
苏识眸光骤凛,不动声色地朝萧玦方向瞥了一眼。
下一瞬,白砚已悄然退下,身影隐入廊柱阴影,疾步朝宫外别院而去。
她要的,从来不只是一个疯婆子的口供。
她要的是,在所有人亲眼见证之下,将那层包裹着仁善慈悲的伪善外衣彻底剥开,让这座皇宫第一次直面它曾如何用“温柔”杀人。
“传令下去。”苏识起身,声音清冷如雪水洗刃,“春嬷即刻提押入宫,暂羁佛堂偏殿,不得擅离。”
众人哗然。
有人低声议论:“佛堂?那是她侍奉了二十年的地方……”
“正是如此,才最合适。”苏识唇角微扬,笑意却未达眼底,“有些人,只有回到开始的地方,才会想起自己到底做过什么。”
她转身离去,袍袖翻飞间,留下一丝压抑的沉默。
夜风穿廊,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一声,仿佛某种宿命的倒计时。
而在宫城之外,一辆黑篷马车正疾驰而来,车内人戴枷锁,白发凌乱,眼神浑浊却倔强。
佛堂的门,即将再度开启。
这一次,不是为了诵经,而是为了审判。
夜色如墨,佛堂内烛火摇曳,香案上一卷泛黄的《往生咒》静静摊开,纸页边角已微微卷起。
春嬷被囚于此,手足无束,却似困于无形牢笼。
她蜷坐蒲团之上,目光呆滞地盯着经文首行那个“识”字,嘴唇微动,无声呢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